唐宋之际的寒门崛起与士族衰落——以科举制为切入点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汉“独尊儒术”背景之下,士阶层利用经学传家优势,贯彻“学而优则仕”理念,迅速演变为官僚阶层。魏晋时期得益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阶层中的卓越者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升成为士族。像王谢这样的士族大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帝王,成为士族门阀,长居高官,世代不绝,不随政局变化而变化。遗憾的是在权力的极度膨胀下,士族自身出现腐化堕落;同时,皇权亦无法忍受其与自己“共享天下”的局面,开始对士族进行打压、限制。隋唐之际诞生的科举制打破了士族对入仕途径的垄断,公平公开的取仕制度更利于皇权网络天下人才。  步入宋朝,一系列如解除报考限制、废除公荐、采取弥封、誊录的制度被推广开来,科举制真正发展成为一项可以惠及天下人的选官制度。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出的精英人士被皇帝委以重任,开启了“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历史新格局。科举制不仅缓解了底层人士由于缺乏上升途径而产生的愤懑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它逐渐瓦解分散了士族的权力,使皇权得到了巩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化普及。
其他文献
茅盾与瞿秋白相识是在1922年,当时只是文字之交。随后,他们在上海大学会面。其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茅盾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兼课教师。后通过郑振铎的介绍,茅盾与瞿秋白的接触日渐频繁起来。秋白文思敏捷,侃侃而谈,语锋常带鼓动力。茅盾认为,秋白不啻具备文人气质,而且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从而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4年冬,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居上海闸北顺泰里12号,恰好在茅盾家的隔壁(茅
比较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 ATCC 7469)、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S.faecalisATCC 8043)测定强化食品中叶酸的含量,结果表明,S.faecalis比L.casei
美国由高等院校、大型实验室和研究部门共同研究推出PC群机Beowulf超级计算机.这一创举,说明超级计算机可以用大众化的PC机集群来完成,这对我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这里对Beowulf作了一些研究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