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汉“独尊儒术”背景之下,士阶层利用经学传家优势,贯彻“学而优则仕”理念,迅速演变为官僚阶层。魏晋时期得益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阶层中的卓越者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升成为士族。像王谢这样的士族大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帝王,成为士族门阀,长居高官,世代不绝,不随政局变化而变化。遗憾的是在权力的极度膨胀下,士族自身出现腐化堕落;同时,皇权亦无法忍受其与自己“共享天下”的局面,开始对士族进行打压、限制。隋唐之际诞生的科举制打破了士族对入仕途径的垄断,公平公开的取仕制度更利于皇权网络天下人才。 步入宋朝,一系列如解除报考限制、废除公荐、采取弥封、誊录的制度被推广开来,科举制真正发展成为一项可以惠及天下人的选官制度。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出的精英人士被皇帝委以重任,开启了“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历史新格局。科举制不仅缓解了底层人士由于缺乏上升途径而产生的愤懑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它逐渐瓦解分散了士族的权力,使皇权得到了巩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化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