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π作用和疏水效应对碱木质素聚集行为的影响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业木质素可以用作不可再生材料的替代品,从而最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碱木质素是碱法制浆的副产品,并且改性后碱木质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广泛。如何高效利用碱木质素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更好的了解碱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有助于提高应用附加值。目前来看,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关于碱木质素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基本上都集中在碱木质素的分子设计和化学改性上面,而关于碱木质素聚集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其聚集驱动力的研究,相比前者来说就比较少了。而碱木质素本身的改性和改性产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中应用时,都是在溶液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碱木质素在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粘度以及在固体界面上的吸附性能对其改性和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都与碱木质素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有关。所以对碱木质素聚集行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碘分子作为探针,来研究碱木质素溶液的π-π聚集。结果表明,碱木质素在THF中通过其芳香基团间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π-π聚集(Jπ-π聚集),并且当向THF溶液中加入碘分子,随着碱木质素π-π碘电子迁移复合物的形成导致了π-π聚集的解聚。利用碘为探针来研究碱木质素的聚集行为和吸附性质,表明在碱木质素分子聚集中,大概有18%的芳香基团形成了π-π聚集。当碘分子加入到碱木质素溶液中时,电子由碱木质素芳香基团的最高已占轨道迁移到碘的最低未占轨道而形成电子迁移复合物。由于静电斥力消除了芳香基团间的π-π相互作用,所以碱木质素π-π碘复合物的形成降低了芳香基团间相互靠近的亲和力。π-π聚集体的解聚导致了碱木质素分子链间的解离行为,进而导致了分子的舒展。当制备AL/PDAC静电逐层自组装膜时,溶液中碱木质素分子聚集体的解聚会导致吸附量的降低和吸附速率的增加。所以,碱木质素的吸附行为可以通过调节π-π聚集来进行控制。采用加盐法来研究疏水作用对水溶液中碱木质素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的加入,碱木质素分子在溶液中变得更加聚集。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盐价态的升高,随之增大的碱木质素分子的水力学直径和比浓粘度表明碱木质素的聚集程度也随之增加。碱木质素的聚集行为会影响到其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盐价态的升高,碱木质素自组装膜的吸附量和粗糙度也随之增加。碱木质素聚集行为的研究为其改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木质素资源化的高效利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鉴于我国农民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尤其表现在财务管
<正>根据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从今年四月底开始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5月8日,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为全市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上了第一堂党课,全面阐
<正>本刊讯2013年5月24日,北京高校"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耀中、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大学生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高中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要求。首先,学生对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中的现代散文选文,要从整体上把握,掌握文章的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采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要抓住主题,与传统授课结合,实现集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激发学生互动和参与,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翻转,以收到较好教
广东内伶仃岛是一个封闭性的岛屿.很适合猕猴的栖息。由于人为干扰较少,岛上的猕猴已从1984年的200只增加到1998年的550~600只.增长率为8.2%。如果保护措施得力,按现有的增长速
针对公路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的隐患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针对护栏上游端头提出使用外展锚固头和卷板式锚固头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针对路桥连接处提出使用组
冬季到来,天气寒冷。金融机构的上班族在办公室内享受暖气、空调营造出的暖和、舒适的办公条件的同时,可曾想到温暖的环境悄悄带走了肌肤的水润?可曾想到舒服的座椅留下了腰
行政管理是现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将精细化的思路应用到行政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管理质量。以下本文就
随着教学改革和艺术类高考政策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弹好钢琴的几个要点的论述,简洁地阐明了如何对音乐高考生的钢琴演奏进行科学正确有效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