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现实,中华民族遭受的任人宰割的历史境遇,激发了无数先进中国人为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救国救民的主义而上下求索,谭平山就是其中优秀之一分子。谭平山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谭平山对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人和农民运动、推动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等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主要考察的就是谭平山在其政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他自己称之为“科学三民主义”思想理论。谭平山的“科学三民主义”思想代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既不满意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又不赞成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的那部分人的心声。本文主体分为三大部分:一、谭平山“科学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既受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又有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更是有要救民于水深火热的伟大情怀。二、谭平山“科学三民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三民主义”理论具体内容的阐述;贯穿于“科学三民主义”思想当中的农民运动思想;“科学三民主义”的实质——劳动平民阶级理论。三、谭平山“科学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邓演达的三民主义、中共的新民主主义之比较。谭平山的“科学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社会众多救国理论中的一种理论。它既采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又继承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当中的一些思想,具有自己的明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