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典DN的病理演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肾小球滤过面积降低、肾小球中央出现特殊的玻璃样沉积物以及肾小管间质的慢性病变。JAK/STAT和ERK信号通路已被证实与多种肾脏疾病的足细胞、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炎症相关细胞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近年来关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机制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作用已被多项研究证实。目前对于SOCS家族的研究多集中于SOCS1和SOCS3。研究证实SOCS1和SOCS3在DN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护作用。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中过表达SOCS1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JAK2/STAT信号途径的活化,从而抑制TGF-β和fibronectin(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FN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其由系膜细胞产生。病理状态下系膜细胞大量表达FN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在STZ(streptozoc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组织中检测到SOCS1和SOCS3的高表达,体外研究表明过表达SOCS1和SOCS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MCP-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IL-6、TGF-β、CollagenⅣ、FN等的表达,且在体内过表达SOCS1和SOCS3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包括基底膜增厚、纤维化和巨噬细胞浸润等),改善肾脏功能,表明SOCS1和SOCS3可以减轻DN。有研究表明SOCS2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量下调,体外研究显示胰岛素可以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SOCS2表达量增加,且上调的SOCS2可以抑制IGF-1诱导的ERK1/2的激活,从而抑制CollagenⅣ的合成。但SOCS2与DN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选择SOCS2为研究对象,对SOCS2在DN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本实验分为三部分,首先用STZ和高糖分别诱导大鼠和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DN动物和细胞模型,检测该模型中SOCS2的表达水平。分别通过腺病毒注射和感染的方法使DN模型的肾脏和HBZY-1细胞中过表达SOCS2。然后,研究过表达SOCS2后DN大鼠模型与DN代谢及病理相关的病理指标,包括血糖含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与体重比、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肾小球体积、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含量、胶原蛋白沉积量以及CD68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明确SOCS2在DN中发挥的作用。最后,研究SOCS2过表达DN动物及细胞模型中JAK/STAT、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并检测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6、MCP-1;纤维化相关的因子TGF-β;纤维化指标CollagenⅣ、FN的表达量变化,从而明确SOCS2对DN大鼠和细胞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  1、腺病毒介导的SOCS2过表达DN大鼠模型和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DN动物和细胞模型,检测该模型中SOCS2的表达水平以明确SOCS2是否参与大鼠DN的早期发病过程。使DN模型大鼠的肾脏和细胞模型中过表达SOCS2,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用STZ和高糖诱导大鼠和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DN动物和细胞模型,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模型组及对照组中SOCS2的表达,确定SOCS2是否参与大鼠DN的早期发病过程。分别通过腺病毒注射和感染的方法使DN模型大鼠的肾脏和细胞模型中过表达SOCS2,动物实验分为Control组、DN(Sham)组、DN+Ad-null组、DN+Ad-SOCS2组;细胞实验分为CG组、CG+Ad-null组、CG+Ad-SOCS2组、HG组、HG+Ad-null组、HG+Ad-SOCS2组。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OCS2在这些大鼠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鉴定SOCS2过表达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SOCS2在DN大鼠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在细胞实验中,高糖刺激细胞后,SOCS2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在高糖作用HBZY-1细胞2h、4h、8h和24 h后,SOCS2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8h表达量达到最大,48 h时SOCS2的表达水平已经和对照细胞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DN+Ad-SOCS2组SOCS2表达显著提高(P<0.01),而DN(Sham)组、DN+Ad+Ad-null组SOCS2表达情况相似,SOCS2表达显著降低(P<0.01);HG+Ad-SOCS2组细胞中SOCS2的表达水平较其它组细胞显著提高(P<0.01),CG+Ad-SOCS2组细胞中SOCS2表达水平第二仅次之。结论:SOCS2在DN发病早期表达下调;高糖处理HBZY-1细胞后,SOCS2表达水平先上升后出现下降,高糖处理8hSOCS2的水平最高;成功建立了SOCS2过表达DN大鼠模型和SOCS2过表达HBZY-1细胞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过表达SOCS2对DN大鼠模型病理生理代谢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明确过表达SOCS2对DN大鼠模型病理生理代谢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按第一部分的方法用腺病毒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DN(Sham)组、DN+Ad+Ad-null组、DN+Ad-SOCS2组。造模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测定大鼠血糖、分离血并取其肾脏称重。直接计算大鼠肾重与体重比。ELISA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改变;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蛋白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D68的表达,明确巨噬细胞的侵润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N(Sham)组、DN+Ad+Ad-null组大鼠与DN代谢及病理相关的病理指标,包括血糖含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与体重比、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肾小球体积、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含量、胶原蛋白沉积量以及CD68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使该模型大鼠肾脏过表达SOCS2后,上述各项指标均发生了逆向变化,其中血糖、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尿素氮的水平和Control组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STZ诱导的DN大鼠产生了DN相关的生理代谢变化及肾脏病理改变,过表达SOCS2可以逆转DN大鼠模型的这些病变;过表达SOCS2对STZ诱导的DN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3、过表达SOCS2对DN大鼠模型及细胞影响的作用机制  目的:检测各组大鼠和大鼠系膜细胞中JAK/STAT及ERK信号通路的活性,观察DN相关指标的表达,明确过表达SOCS2对DN大鼠模型及细胞模型的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第一部分的方法对大鼠和HBZY-1细胞进行造模,动物及细胞分组也同第一部分。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及细胞模型中JAK/STAT、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及TGF-β、CollagenⅣ、FN的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IL-6、TNF-α、c-Fos、c-Jun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和CollagenⅣ的表达。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DN造模后的DN(Sham)组、DN+Ad+Ad-null组中p-JAK2、P-STAT3、p-ERK、TGF-β、CollagenⅣ、FN、IL-6、TNF-α、c-Fos、c-Jun的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1),过表达SOCS2后,DN+Ad-SOCS2组中这些指标的表达量较DN(Sham)组、DN+Ad+Ad-null组显著下降(P<0.05)。细胞实验中,与CG组相比,高糖诱导后的HG组、HG+Ad-null组、HG+Ad-SOCS2组中p-JAK2、P-STAT3、TGF-β、CollagenⅣ、FN、IL-6、TNF-α的表达量均升高(P<0.01);与HG组相比,HG+Ad-SOCS2组中这些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而HG+Ad-null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SOCS2可以抑制DN动物及细胞模型中JAK/STAT及ERK信号通路的激活;SOCS2通过抑制JAK/STAT来降低DN模型中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以及纤维化指标CollagenⅣ、FN的表达;SOCS2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侵润,从而可以降低DN模型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MCP-1的表达;SOCS2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抑制c-Fos、c-Jun的表达,从而减少DN模型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转录。SOCS2通过抑制JAK/STAT来降低细胞模型中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CollagenⅣ、Fibronectin的表达和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初治时骨转移的患者与无骨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在远期发生脑转移的发生率,来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与脑转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
目的: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类膀胱癌的发生与机体内L-精氨酸(L-arginine,L-Arg)耗竭及免疫抑制状态相关。L-精氨酸作为一种成年人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