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拼布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拼布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国内对现代大众手工艺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技艺的保护层面上,放弃和遗漏了手工艺中的一些与人相关的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的主观感受更加被受重视是必然趋势。全面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已成为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主题。在这种背景下,幸福理念为传统拼布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促使人们在关注如何创造幸福生活时,更加重视把手工文化、低碳设计、幸福设计等设计理念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幸福理念与拼布艺术的结合,为拼布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首先对幸福理念进行了梳理,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归纳了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和体验幸福的主要途径,并针对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分析出在拼布艺术设计中体现幸福理念的途径。总结中国传统拼布的艺术特色及其局限是发展中国当代拼布艺术的前提,本文对此做了相关研究,并对当代中国大众的手工素养和普及拼布艺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大众拼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创作思路、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造型设计、材料开发以及情趣化营造。将幸福体验与拼布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立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体系,力求探索出有利于我国未来大众拼布艺术设计发展的方法和原则。在设计实践部分,针对适合大众体验的拼布艺术形式进行了实例介绍,并通过推广和普及试验,验证幸福理念对拼布艺术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