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CO2存量是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排放到大气中的C02总量和森林碳汇量的差额。根据IPCC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100年中,由人为活动导致的过量C02排放促使大气中C02存量增加,这使全球气温升高0.3℃-0.6℃,气候变化使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中国来说,1986-2006年,连续出现21个暖冬,极端天气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由此可见,减少大气中C02存量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森林碳汇进入人们的视野。森林碳汇对减少大气中C02存量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充分考虑这一点,建立存量估算模型,估算我国大气中C02存量,并从能源消费C02排放量和森林碳汇量两个方面分析大气中C02存量变化。然后,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KAYA恒等式的扩展式模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基于C02排放总量和CO2排放强度两种指标重点分行业分解分析我国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大气中C02存量在研究时序内连续增长,能源消费C02排放起决定作用,但后续阶段其增长放缓,森林碳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源消费C02排放总量除了第一产业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外均上升,这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能源消耗强度和C02排放因子在不同行业发挥作用不同,行业结构效应不明显。于此同时,建筑业CO2排放强度上升,主要是CO2排放因子效应作用的结果,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C02排放强度上升,主要是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其他行业C02排放强度均下降,这是能源消耗强度效应,C02排放因子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各因子影响力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