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道路的监控以及国防安全的部署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遥感图像与自然图像的视觉差异也不断在缩小,越来越多的深度学习方法被应用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但是大尺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夹杂着各种复杂背景及小目标物体,这些问题仍然是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关键因素。为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道路的监控以及国防安全的部署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遥感图像与自然图像的视觉差异也不断在缩小,越来越多的深度学习方法被应用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但是大尺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夹杂着各种复杂背景及小目标物体,这些问题仍然是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Mask R-CNN模型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Mask R-CNN模型进行微调使其能够适应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并选择Res Net101作为本文的特征提取网络结构。针对遥感图像尺度大、分辨率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切分方式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保证了遥感图像中的目标不会因遥感图像的过度缩放而损失过多的信息,也有效规避了由于图像尺寸无法和切分尺寸精准匹配而带来的图像损失,并且提升了目标的检测精度。实验表明,切分之后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可以检测到更多的目标,在DOTA数据集中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2)针对遥感图像中背景复杂且小尺度目标物体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对Mask R-CNN进行改进。在Res Net101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意在图像特征提取时得到更多的检测目标信息并抑制无用的背景信息。同时改进了金字塔网络,增添了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径,使得高层信息与低层信息融合,从而解决遥感图像因视野范围过大导致的背景复杂以及小目标的问题。实验表明,在加入注意力机制后和改进金字塔后,对于遥感图像中含有复杂背景目标的检测效果得到了提升,同时对于小目标的检测增强。在相同遥感数据集中,相比于原网络在精度等各项指标上均得到了提高。(3)Mask R-CNN不仅可以对目标进行检测也可以对目标进行像素级分割。本文利用Mask R-CNN作为建筑物提取网络,对建筑物进行二进制图像提取,并结合U-Net模型对建筑物进行变化检测。针对建筑物分割图像边缘轮廓平滑问题,对Mask R-CNN进行了参数调整,修改了mask的像素值大小。通过实验证明,在建筑物数据集和变化检测图像中,本文模型的精确度和召回率等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调整之后的模型分割精度更高,变化检测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机械装置,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温度过高是造成电机损坏甚至发生危险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电机温度对提高电机的使用周期和降低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能量采集供电的电机温度监测系统。压电能量采集电路作为发电模块采集电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将其转换成稳定的电能给传感器测温放大电路和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
在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微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热力学性能,被用作盆式绝缘子的主要基材。新型直流输电系统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视作最主要的输电方式,然而,传统的微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直流工况下的运行能力并不理想。在单极性电场的长期作用下,复合绝缘材料的表面容易积聚大量净余电荷,由于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驻极性,这些表面电荷难以有效消散,继而扰动绝缘子的沿面电场
电力工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电力工程施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稳定。为了实现对电力施工安全的全方位监管,可视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管控中的应用开始变得越来越广泛。可视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各施工场地的情况,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标准进行监督。作为可视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测距技术在电力施工管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人员可在监控室观看现场传来的视频,并通过视觉测距技术对现场施工标准进行判断。为了满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地区消纳能力不断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成为传送电力的主流线路。保障特高压输电线路稳定性的重要要素是确保输电铁塔能够安全运行。螺栓连接滑移常见于输电铁塔结构中,减小其对输电铁塔结构的影响,对于确保铁塔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800k V特高压直线塔作为研究对象,考虑螺栓连接滑移影响因素,开展输电铁塔单位力法研究工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鲁棒性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热电联产机组在“以热定电”运行模式下,存在中、低负荷工况对外工业供热量不足、参数不达标、自身设备安全性差等问题。在热电机组节能供热改造中耦合蒸汽喷射器,从而提高机组对外供热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FLUENT、EBSILON等软件,结合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试验数据,研究了以可调式蒸汽喷射器为核心装置的增汽机系统在非采暖季中、低负荷工况下对机组工业供热能力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机组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凸显,对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燃煤电厂往往通过单一技术的升级来满足SO2、NOx、PM的深度脱除要求,缺乏全流程整体考虑,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利用喷淋鼓泡实验系统,以氨水为吸收剂,研究了基于臭氧前置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建立了基于响应曲面法脱除效率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研究了脱除过程中颗粒物的排放特性。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集成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形式,涉及能量的转换、分配与有机协调,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特性的重要物理载体。用户级IES作为规模较小的一类IES,负荷波动大、预测精度低、能量耦合复杂,要求更加准确可靠的多元负荷预测技术和实时有效的调度策略。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能时空相关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法方法和考虑电、气备用与能量特性差异的日前
针对线路巡检一体化程度不足,缺陷修复靠人工,载体不够智能化等问题,可以利用巡检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搭载检测设备和检修工具来完成线路金具的缺陷检测和修复工作。由于输电线路上工作场景复杂,检修机械臂运动过程中难免会与线路或机器人自身发生碰撞。因此本文将针对巡检机器人在四分裂导线上巡检时检修机械臂的运动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巡检机器人检修机械臂采用UR10机械臂,针对其在四分裂导线上运动规划问题,根据UR10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加深,化石能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环境恶化。为缓解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其大量接入给传统电网带来挑战,电力系统需要大量灵活性资源以调节电网实时功率平衡。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支持电网的运行调节和电能交易,是
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已成为现今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因可再生能源具有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与电网并网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耗电总量迅猛攀升,电力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能储存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在非高峰时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释放给用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选择。在各种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以其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