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LUCC空间差异性分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松嫩平原为研究区,采用1980、1995、2000、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将土地里利用和覆被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未利用地和沼泽湿地7种类型,分析了松嫩平原的LUCC的空间差异性,包括自然分区的变化过程和其驱动因子。因为松嫩平原无论是农业生产价值、社会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有着具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对松嫩平原LUCC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松嫩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被分为7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林地、草地和居民地。耕地面积持续增大;林地先减小后增加;草地一直在减少;水域面积是持续缩减的状态;居民地持续扩张中;沼泽湿地是在持续萎缩的状态;未利用地面积的波动幅度较大,不稳定。耕地、草地、居民地的面积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三自然区;林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四自然区;水域的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五自然区;湿地则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区。⑵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显示出:在所研究的时间区间内耕地增长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居民地的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草地的减少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林地增加速度逐年上升;沼泽湿地在后10年的减少速度极快;水域的减少速度逐年加快。30年间松嫩平原土地变化速度在不断的增加,速度变化趋势是由松嫩平原西部地区转向东部地区。经转移矩阵可知:草地、水域、湿地、林地对耕地增加贡献最大;耕地和草地对建设用地贡献最大;未利用地的增加,贡献最大的为草地、水域和湿地、耕地。由此可见,草原退化,湿地和水域大面积萎缩,盐碱地沙地增加,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⑶通过SPSS的主成分分析和GWR模型来揭示松嫩平原LUCC的驱动因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增长、年降水量、农业发展;草地减少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变化、农业生产等;居民地增加的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沼泽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是降水、人口增加和农业的发展;林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的大力发展;水域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降水和第二产业总产值;未利用地变化不是很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以梅州市耕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55年来的长序列耕地数量统计资料,分析了梅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影响梅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未
考察旅游者的消费,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消费是旅游者暴露在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即旅游花费支出也是对旅游接待地最有经济意义的一项指标。本文在对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从海量的互联网文本中提取地理命名实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实时性好等特点,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获取来源。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