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乡土世界中的生存反思——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中心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籍的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他以七卷本的《陈忠实文集》说明了他的文学创作的丰厚成果,他以创作了长篇小说《白鹿原》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备受文学评论界和思想界的高度关注,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和20世纪中国百年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通过陈忠实小说的代表作《白鹿原》文本的分析,同时与他的其它小说文本的思想和艺术的勾连,来分析陈忠实小说实践的立足点——乡土世界中的生存反思,进而探究陈忠实的文学创作从平凡到卓越的原因。   本论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回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题材的主要作家的创作实践的发展历程,概括说明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的创作实践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他是如何在前人文学艺术成就基础上,通过深入的思想反思和艺术的艰苦探索,实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厚重和独特价值。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以《白鹿原》为中心,探讨了陈忠实小说中丰富而独特的乡土世界中安稳的农耕生活内容、动荡的乡村景象以及生活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普通生命的命运沉浮和心路历程。第二章以《白鹿原》为中心,分析陈忠实小说的主题意蕴,主要从中华民族生存秘密的探寻和近现代历史动荡中选择的困境做以阐释。第三章探讨了陈忠实的文学实践创作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原因,主要从深厚的地域文化的滋养、立足乡土世界上超越和“问题意识”的贯穿三方面予以剖析,从而达到对陈忠实文学实践历程和文学艺术思想的较为全面的理解。   结语部分主要对《白鹿原》文本的立足点——文化角度的生存反思,以及陈忠实文学创作实践的成功的总结,指出《白鹿原》文本和陈忠实的小说创作引发的思考。
其他文献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是我国俄罗斯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俄罗斯族绝大多数为十月革命前后迁居该地的俄罗斯移民与中国汉族结合的后代。俄罗斯移民大多来自
学位
反讽(irony)是叙事艺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内涵强烈地冲击着表面意义。电影作为一种集多元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样式,尽管加入了视听元素,但
方志,乃资治一方之书,为一方之全史,是我国宝贵而珍奇的文化遗产。方志中所保存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方面的丰富资料,对于地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历来为史家
胡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创作论,但是,当下的文学理论界对胡风的创作论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从人本主义入手研究胡风的创作论,有的从主客观相化合来研究胡风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