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一维非局域非线性(NNL)光晶格中空间孤子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纵向线性折射率调制的一维NNL光晶格系统空间孤子的传输和控制特性,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结果。首先,研究了纵向线性折射率调制对NNL光晶格结构Peierls-Nabarro(PN)势的影响。在纵向调制的光晶格结构中,其PN-势的高度在光孤子传输的初始阶段比一般的无纵向调制的光晶格结构的PN-势的高度低得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其PN-势的高度逐渐增高并最终趋近于相应的无纵向调制的光晶格的情况。这种结构,在开始阶段能够显著提高孤子穿越光晶格的能力,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光开关的信道数目,而且通过入射角度、纵向调制的渐进率、调制深度、孤子的形式因子以及介质的非局域程度等条件可以有效控制光晶格中孤子开关的特性。然后,研究了强非局域光晶格结构中空间孤子的“脉动”现象。当非局域非线性响应不能与介质的衍射以及结构的离散衍射达到严格平衡时,空间孤子在传输过程中光束宽度将不稳定,表现出周期性展宽和压缩的“脉动”。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受介质的非局域性、入射光束的能量、纵向调制的程度以及光晶格结构共同影响。通过纵向和横向线性折射率调制的共同作用,可以在强非局域光晶格结构中形成可控的光开关。最后,研究了纵向调制一维NNL光晶格中空间孤子的相互作用。两个同相位孤子将相互吸引并碰撞,两个反相位的孤子将相互排斥。当两个孤子的相位差介于0到π之间时,两个孤子之间将有能量交换;并且在相位差介于0到π2之间时,两个孤子将表现出吸引的特性,介于π2到π之间时,两个孤子将相互排斥。研究了同相孤子和反相孤子在不同入射角度时的碰撞现象,并对其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