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压气机的流场分析与叶轮的气动优化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123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增压技术是内燃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能很好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满足高标准的排放要求。涡轮增压器是涡轮增压技术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压气机和涡轮组成。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废气对涡轮做功,使涡轮高速转动,压气机与涡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涡轮转动从而带动压气机叶轮转动,使压气机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压缩。压气机性能的好坏对整个增压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涡轮增压压气机进行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某型涡轮增压压气机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着重对压气机叶轮的流动损失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叶轮进行气动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叶轮的效率和压比,最终提高压气机的性能。论文首先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分别对压气机的叶轮和蜗壳进行几何模型重构。具体过程为:采用三维扫描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数据测量,在获取叶轮和蜗壳的点云数据之后,通过曲线曲面的构建完成对叶轮和涡壳的逆向建模。其次,论文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及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运用NUMECA软件对压气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对压气机在92000r/min、116000r/min和130000r/min三种不同转速工况下进行流场模拟计算,并根据流场计算结果绘制出了压气机的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压气机特性性能的研究与分析。同时,对压气机在116000r/min转速工况下的最大效率点(流量为0.103kg/s)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叶轮内部的流动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内部的流动损失主要包括前缘冲击扰动损失、叶尖泄漏损失和尾迹回流损失等。最后,论文以Fine/Design3D为优化平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以效率和压比为优化目标完成了叶轮的气动优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型与原叶型的形状基本相同,但是在叶根处,优化后主叶片的前缘叶片角有所减小,尾缘叶片角略微增大,分流叶片的前缘和尾缘叶片角均增大,主叶片和分流叶片的型线都整体向尾缘偏移,但叶片弦长保持不变;在叶尖处,主叶片基本与原叶片一致,而分流叶片叶型变化较大,叶型分别向前缘尾缘延伸,叶片弦长有所增加。优化后,主叶片和分流叶片载荷均得到提高,而且叶片前缘的压力分布也变得均匀了,另外,叶轮出口处的流动得到了改善,流动损失减小。优化后,叶轮的效率、压比和综合稳定裕度都得到提高,其中在优化点,叶轮的等熵效率提高了2.03%,压比提高了0.11。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涡轮增压压气机的建模、分析与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可对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MB值不大于1.4时要求石粉含量不大于10%,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差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有较大区别。通过对0%、5%、10%、15%、2
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自愿性动机出发,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司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披露问题的信号博弈模型,给出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
作为网络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网络语言在民众中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作为流行文化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的青年,对流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
与一般偏远落后农村相比,城郊村村官的涉土犯罪、贿选、权力腐败、群体化腐败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隐忧。本文从村官的思想、选举制度、监管体制、执政环境等方面对城郊村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职教
针对企业知识成熟度的判定一般都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知识成熟度的判别不够准确的问题,利用可拓集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可拓识别对知识管理的成熟度进行识别,并结合实
磁盘阵列是一种存储解决方案,磁盘阵列的I/O性能直接影响着存储系统的总体性能表现。由于海量存储的兴起,磁盘阵列系统中挂接的磁盘驱动器的数量很大,容易造成主机存储接口成
软件产业从2000年至今是全球的第一大产业,并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的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软件产业的竞争融入了浓厚的国家意志,日益成为企业实力、国民素质、国家政策环境和产业
从古罗马到中世纪,艺术风格发生了不同古典精神的根本性转变。对于这次艺术发生,人们往往把理由归因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人侵,而忽视了自然灾难所起的重要作用。借助自然灾难,基督教
信息交互设计是一门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学科交叉性的设计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对于信息交互设计的关注度与认同度越来越高,但国内外对于信息交互设计的本体特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