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牙髓干细胞联合三维打印TCP牙根促进犬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临床上外伤、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原因造成牙缺失后,牙槽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往往对后期的种植修复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地维持牙缺失后牙槽嵴的骨量逐渐引起临床上种植修复科医生的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颗粒状的骨替代材料填充拔牙后的牙槽窝,但这些材料在孔隙及形状上无法进行精确控制,力学上无法对牙槽窝形成有效的支撑,在促进成骨的生物学性能上也往往无法同时满足拥有骨形成、骨诱导及骨传导三种作用的条件。因此,课题组希望通过骨组织工程技术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上制作一种新型的、拥有更加优良性能的骨替代材料。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与人正常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十分相近,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在降解时释放的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可参与局部体液循环,并被周围骨组织利用,有助于新骨形成。乳牙牙髓干细胞作为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等多项分化潜能,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将支架材料塑造为临床所需的个性化形态,并在其中塑造多孔结构来加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附着环境。因此,本研究将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旨在通过体外SHED细胞与3D打印TCP材料相容性试验,验证材料性能及其与SHED结合后应用于体内的可能性。第二部分使用第一部分中的3D打印技术,将拥有优良骨传导作用的TCP材料制作成规则孔隙结构的个性化牙根支架,同时通过接种SHED赋予其骨形成、骨诱导能力,探究其在比格犬位点保存术上的作用效果。
  第一部分SHED的分离培养及3D打印TCP牙根支架的初步生物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通过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cornbeancomputedtomography,CBCT)采集比格犬下颌骨数据,使用mimics软件提取其第二前磨牙至第四前磨牙牙根数据,生成STL文件,使用自动注浆技术打印TCP牙根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支架表面形态及孔隙率。采用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与支架复合培养进行生物相容性检测。将TCP牙根支架切块消毒灭菌干燥后备用,将SHED细胞接种在支架表面,通过活死染色试剂盒观察不同时间点材料表面细胞黏附情况;Alarmarblue试剂盒检测支架上的SHED1、3、5、7d增殖状态;ALP试剂盒检测支架浸提液对SHED成骨活性的影响。
  结果:
  3D打印的TCP支架具有规则的三维孔隙结构,SEM检测到支架侧壁及横断面孔径分别为50-100μm、350-400μm,Micro-CT检测TCP支架孔隙率为53.34±15.12%,活死染色实验发现4h后SHED即可稳定粘附于TCP支架上,7d后细胞仍与支架附着良好,红染的死细胞数量较少;Alarmablue结果显示细胞接种至TCP支架后活性在1、3、5、7d逐渐提高;ALP实验显示第7d时TCP浸提液组SHED的ALP活性较空白组高(P<0.05)。
  结论:
  TCP支架具有规则的孔隙结构,符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条件;SHED可稳定粘附于3D打印的TCP支架上,在支架上能正常生长增殖;TCP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促进SHED的成骨向分化。
  第二部分3D打印TCP牙根联合SHED应用比格犬位点保存术效果研究
  材料与方法:
  分组,将实验一中打印的个性化TCP牙根接种或不接种SHED后在矿化培养基中成骨诱导一周,对应植入拔完牙后的比格犬牙槽窝内,术后即刻、术后5周、术后11周进行骨荧光素的注射来追踪骨改建情况;术后1周、6周、12周分别进行CBCT的拍摄观察其牙槽嵴宽度及高度的变化;13周处死,取样进行Micro-CT扫描分析其牙槽窝组织成分比例,最后将样品脱水包埋,通过硬组织切磨技术制作组织学切片观察其组织学结构,并分别与空白对照组间进行比较,探究SHED和3D打印TCP牙根对于比格犬位点保存术的作用效果。
  结果:
  CBCT结果显示在颊侧骨板高度变化上第6周时单纯TCP组及TCP+SHED组较对照组少,第12周时单纯TCP组少于对照组,TCP+SHED组少于TCP组及对照组(P<0.001);舌侧骨板高度第6、12周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舌侧牙槽嵴顶水平宽度变化上第6周时TCP组低于对照组,SHED+TCP组低于单纯TCP组及对照组,第12周时TCP+SHED组低于单纯TCP组及对照组(P<0.05);在舌侧牙槽嵴顶下2mm处牙槽嵴水平宽度变化上第12周时TCP+SHED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舌侧牙槽嵴顶下4mm处牙槽嵴水平宽度变化上6周及12周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Micro-CT结果显示在冠方骨组织占比TCP+SHED组多于单纯TCP组及对照组(P<0.05);根中区骨组织占比TCP+SHED组与单纯TCP组多于对照组(P<0.05);根尖区骨组织占比TCP+SHED组与单纯TCP组多于对照组(P<0.0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骨荧光标记后三组新生骨组织在激光激发下均有红、绿及橙色荧光显现,其中红、绿荧光较为明显,绿色较多,HE染色结果骨组织染色与荧光结果一致。
  结论:
  单纯TCP牙根支架对牙槽嵴的骨量尤其是颊侧骨板有保存作用,这个作用在加入SHED后有了显著增强;同时TCP材料与SHED对于牙槽窝内骨组织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证明个性化3D打印牙根TCP支架联合SHED作为临床位点保存术的骨替代材料是可行的,同时提示这种方法有在临床其他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能。
其他文献
【摘要】在职中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会首先介绍兴趣的重要性与作用,然后分析影响职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后罗列出培养职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因素 职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7-01  1.兴趣的定义与分类  简言之,兴趣指个人对特定事物及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4-02  高中政治教学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一般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抑制,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宝安区一年轻老师2016年5月给宝安区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感受文化的影响》,受益颇多,愿与大家分享。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谈一下个人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预设与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8-02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学生,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8-01  【情景描述】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在第一次施教北师大三年级下《练习一》之后,学生低下的学习积极性深深刺激了我,我不禁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很幸运,我有了一些灵感,并在第二次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21-02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
研究背景
  牙列缺失对面型、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有着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全口义齿修复缺失牙列。传统的全口总义齿修复由于存在牙槽骨的吸收,往往导致总义齿固位差、稳定不足、佩戴不适等问题,故而该类患者的满意度不高。
  而随着口腔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和普及,牙列缺失患者逐渐开始选择全颌种植义齿修复。全颌种植义齿可大致分为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和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两大类。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总义齿固位和稳定差的问题,但仍需摘戴,反复摘戴次数多了,还可引起附着结构变形等问题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无牙颌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患者缺牙时间较久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无牙颌患者上下颌骨变的越来越低平,尤其在下颌更加明显,许多无牙颌患者会面临传统全口义齿固位较差,咀嚼效率低等问题的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牙列缺失患者修复方提供更多的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发展至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其视为缺牙修复的第一选择。因其良好的固位效果、舒适性和美观性能,尤其是全口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不存在种植覆盖义齿附着体零件易磨损的
目的: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唇腭裂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颅颌面畸形造成形态畸形及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患病总数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了解唇腭裂儿童与上呼吸道尺寸大小之间有无相关联系:(2)研究唇腭裂患者上呼吸道与唇腭裂种类、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3)为临床改善手术方法及术后上呼吸道疾病提供客观数据依据。
  方法:连续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年9月-2018年8月年唇腭裂病人,年纪为6-18岁,根据性别及病种分为A(单侧唇腭裂女性儿童)、B(
研究背景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因牙列拥挤不齐、前突等问题需要通过减数治疗达到解除拥挤、排齐牙列、改善侧貌等目的。从牙齿拔除到排齐、整平、关闭间隙阶段,往往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拔牙后,牙槽骨出现不可逆性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都不同程度的萎缩。研究表明[1-3],牙槽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拔牙后的第一年,尤其在拔牙后的3个月内吸收速度最快,之后牙槽骨将进行骨改建和骨重建。在临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降低导致间隙关闭困难,或(和)在关闭间隙的过程中出现如牙根吸收、骨
背景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口腔鳞状细胞癌易发生细胞侵袭和转移,患者预后较差。虽然癌症治疗已取得许多进展,但在过去的50年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维持在50%左右,无明显提升,关键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各类肿瘤中,miRNA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许多致癌基因、肿瘤抑制因子和调控肿瘤进展、增殖和转移的转录因子。可以推断,miRN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