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该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在现有农业的生产基础上继续发展现代农业,从质量和效益两个方面综合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第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第三,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和边远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第四,坚定不移的进行农村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五,推动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第六,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问题的工作指导。文件通过“农业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补齐农业短板”、“产业融合”等关键词提出以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难题。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河南省在“中部崛起”的口号中起关键性作用。但是河南省农村正面临农村空心化、农业妇女化、农民老龄化以及农业传统化的困扰,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束缚着河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加快推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省内的土地流转问题,为发展现代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农村经济提供保障。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河南省土地流转状况进行归纳和研究,并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理论基础包括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以及多种流转模式的定义,梳理了我国以及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发展进程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文献查阅、数据搜集等方式,对省内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方式、制约因素、期限、供需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全面系统的介绍河南省土地流转现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再次通过数据分析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研究影响土地流转的具体因素,希望能够通过政府的政策激励,促进土地流转能够达到规模经营,并给出几点关于土地流转的建议。总之,作者认为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单纯的从土地流转的供给侧或者是需求侧进行研究都不足以得到可行性的建议,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进行研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消除或减弱土地流转给农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土地流转能够高效不紊的运作,为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人权事业的不断关注,刑事司法环境得到了显著的优化,刑事司法运作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刑事诉讼法》新修订的当事人刑事和解程序,在构建社会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高温腐蚀工况的新型耐热钢TRG-ZA-10。传统的Cr-Ni奥氏体耐热钢,以ZG40Cr25Ni20Si2为代表,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热强性能,但在硫化物和氯化物浓度较
<正>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出现了一种教学倾向,即在数学教学中追求生活情境的创设、"满堂问"等热闹浮华的形式.这使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实效性,弱化了数学教育的功能,偏离了数
《读者》神话的演绎有人戏说:甘肃就靠三个“一”立足于世:一个窟——莫高窟;一碗面——牛肉面;一本书——《读者》杂志。1981年,《读者》诞生于西北高原的城市兰州。历经25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雾霾问题尤其引起了公众的重视。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其提供者主要为政府,政府中主要负责落
抗震设防高烈度区的地震作用比较大,通过对江苏省宿迁市某框架剪力墙高层办公楼的传统抗震设计结构方案与隔震设计结构方案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上部结构混凝土用量、基础造
波林·罗斯诺曾说过“后现代主义像幽灵一样时常缠绕着当今的社会科学。”当今主流学科与思想几乎均成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对象,公共行政领域亦不例外。当然,这固然有后现代主
当前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企业在当前环境下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管理力度,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所有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中心基坑开挖时需要保护的设施越来越多,基坑开挖变形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需进行研究和控制围护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微变形影响。结合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