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及的病因学和临床转归研究目的:诊断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患者日益增多,临床上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多困扰,对于RAP来说,病因学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对RAP相关研究的逐步开展,RAP的临床转归和病因学是研究的热点。方法:利用本院电子病例系统整理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RAP患者住院病历信息,构建数据库,于2019年10月对未能明确病因的进行一次集中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并利用logstic回归模型探寻RAP患者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结果:1、对79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中可见,男女比例约1.4:1,平均发病年龄37.71岁±15.16岁,青少年为95例(12.0%),平均BMI为21.77±3.99,累积发作次数达7.80次±9.23次,平均发作频率是3.03±3.51次/年,吸烟史293人(37.0%),人均吸烟量达480.97年支,有饮酒史276例(34.8%)合并糖尿病153例(19.3%),合并囊肿的99例(12.5%),合并脂肪泻的145例(18.3%)。病因分析方面,截止随访终点,酒精性31例(3.9%),胆源性59例(7.4%),高血脂性82例(10.4%),IPMN106例(13.4%),CP130例(16.4%),特发性311例(39.3%),在患者接受的治疗方面,单纯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321例(40.5%),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4.4%),两者方式都接受的22例(2.8%),保守治疗的414例(52.3%)。2、在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4个潜在危险因素被发现,分别是发作频率(OR=1.150,P<0.001);就诊时合并糖尿病情况(OR=5.741,P<0.001);就诊时合并脂肪泻(OR=3.697,P<0.001)以及饮酒史(OR=2.610,P<0.001)。结论:在本研究中,RAP的病因中,“特发性”构成了最主要的病因,经过长时间的病程进展后,部分(约16.4%)的RAP患者确诊为CP。在转归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AP发作频率、早期合并糖尿病、合并脂肪泻以及饮酒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干预分析研究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发性急性胰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病因不明的IRAP不仅仅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风险,其难以捉摸的原因也给临床医生开展治疗带来困扰。目前对于IRAP的临床干预效果的研究并不丰富,效果评价差异显著,尤其是以ERCP为核心的内镜介入的必要性、安全性和风险收益等方面还有很多争论。本研究针对IRAP患者建立一个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初步探索IRAP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设计队列研究,制定入选/排除标准和筛查项目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标准纳入病例。面对面采集临床信息,一般患者接受“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符合ERCP指征标准的接受ERCP+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终点为2020年1月。分析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利用Possion回归模型分析复发情况,K-M法绘制IRAP随访进展为CP的累积率曲线,并比较了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在307例就诊的患者中,有235例入组,50例在一级诊断中明确病因,有185例患者为IRAP进行密切随访干预。其中在有151人复发(81.6%)3个月内就复发的有16例(8.65%),3-6个月间复发的有29例(15.68%),6-12个月间复发的有45例(24.32%),超过1年后首次复发的有60例(32.43%)。青少年(RR:0.304,95%CI:0.094-0.982),合并糖尿病(RR:0.158,95%CI:0.036-0.701)是AP复发频繁的预测因素,而ERCP干预(RR:1.785,95%CI:1.058-3.013)是保护因素。在是否接受额外ERCP干预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疾病转归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986),ERCP组和对照组发作频率无统计学差异(0.97次/年vs 0.77次/年,P=0.463),在是否3个月内复发情况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IRAP患者中中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是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都是能够改善的。影响发作的风险因素有青少年和合并糖尿病,ERCP干预似乎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对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比较中,两组发作频率都明显降低,然而降低差异并不明显,但ERCP干预能够十分有效减少3个月内复发的情况。第三部分IRAP患者携带CP易感基因的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目的:多种伴随罕见的致病性突变的基因在IRAP和CP的疾病演化中的作用被报道,然而关于IRAP和CP的关联性,国际上还没有从遗传层面上对此进行过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关系有很大意义。探索IRAP患者进展为CP的潜在遗传风险,对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提前干预都有指导价值。本章节通过建立一个队列研究,进一步筛查和验证了部分已知CP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IRAP患者的自然病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面对面采集CRF表的方法,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间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R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本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结合“人类外显子联合库”数据库,对CP易感基因的种系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和筛查,最终,利用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在携带这些突变位点的临床病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胰腺疾病相关的25个基因的176个位点突变,包含CP易感的4个致病基因中32个位点;通过与Ex AC数据库的对比统计分析,初步筛选验证了本队列中的7个罕见致病突变:SPINK1基因中的c.194T+2T>C,CFTR基因中的c.1408A>G,c.3874A>G,c.2084A>G,c.2750A>T,c.1666A>G,c.50T>C。在后续的随访和分析中,发现c.194T+2T>C(OR=12.535,P=0.001)和c.50T>C(OR=12.495,P=0.002)是进展CP的危险因素。此外通过比较“携带至少两中突变”组与“不携带易感突变”组的累积率K-M曲线,发现CP发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log rank=25.275,P<0.001)。结论:IRAP的基因突变分布趋势丰富,其中包含CP的易感致病基因,经过交叉验证筛查后,其中两个罕见致病突变位点的突变是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多个位点突变对于影响CP进程有潜在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范式的转型,经历了清末传统书院向近代新式学堂的教育组织转型,近代新式学堂向现代大学的教育制度转型,以及现代大学由人才培养向社会服务的教育职能转
目的:观察对脑室出血患者于侧脑室选择侧脑室外引流术以及腰穿穿刺方法,予以双向脑脊液的引流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来我科治疗的36例脑室
目的依据维度重叠理论,经典的flanker任务属于刺激冲突范式。该任务要求被试忽略两侧刺激而对中央刺激反应(如对字母H和S分别做出左右按键反应)。相比中性刺激(如OOHOO或OOSO
近年来,扬中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16年底,全市经登记注册
应用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可拓学中的可拓集合变换和相关函数分析法,给出了受塌陷影响建筑物损害评价的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并建立了建筑物损害量化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分支,对企业未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直接决定着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合理的股利政策,能够在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合理的回报,同时也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目前随着资本市场对分红的强监管约束,现金股利分配中的高派现现象日趋增加,但过高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会阻碍企业发展,还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企业应从自身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安排,以保证股
本文针对如何使CDMA网络用户漫游到GSM网络时,使用GSM网络资源进行无线上网的实现方法进行探讨,从而解决CDMA国际漫游的网络覆盖问题,实现不同制式无线网络之间无线数据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