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通话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意味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额治疗费用。此外,未在计划的频繁再入院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迫切的需要设计一个新的管理计划,来改善HF患者出院后的连续性护理,减少再入院。  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在于评估将基于视频通话功能的远程医疗系统(video-based telemedicine program,VTP)用于慢性HF患者院外管理的可行性。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的研究,选取自2015.03.01至2015.05.31招募的58名HF患者(均来自苏北人民医院门诊)参与VTP。参与者使用开发的专用视频软件,按计划每月进行1次远程视频访视,同时要求他们每隔3月来本院门诊复诊。分别收集每位患者开始随访至满6个月期间的相关数据,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日常生活习惯、按医嘱用药情况等。研究的终点是观察根据不同人群特征划分的小组参与随访计划的情况,患者参与随访计划前后个人健康行为的变化。  结果:本研究共招募了的58名患者参加研究,中途脱落3人,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55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4.4岁。在整个随访期间内,一共生成随访病历299份,其中包括视频随访病历175份,以及门诊随访病历124份。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来院内门诊随诊受到其到达医院的距离的限制,偏远地区的患者门诊复诊频率明显低于医院周边患者。然而对于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VTP似乎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p=0.001)。同时,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他们参与视频的意愿明显高于心功能尚可的患者(p=0.001)。然而,低龄组和高龄组患者在参与视频随访的积极性上并未见明显差异(p=0.787);同样的低文化组患者和高文化组患者在视频的参与度上也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890)。在研究的终点,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较研究开始时明显增多,包括坚持规范的饮食习惯、坚持日常锻炼、坚持按医嘱用药等。患者用药依从性较随访开始时显著提高,p=0.001<0.05。  结论:VTP用于HF患者的管理是可行的,该计划具有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潜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