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文化视角下的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风景区为例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龙虎山天师道文化与生态养生旅游结合起来研究,在简明介绍了我国道教的诞生、发展及派系分类之后,详尽地阐述了天师道文化的分布区域和文化内涵,以及天师道文化可转化为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资源和进行天师道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并对生态养生旅游这一旅游方式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介绍;同时,文中针对江西省龙虎山风景区天师道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和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最终提出了推动龙虎山生态养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几大建议,以期对龙虎山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龙虎山“大旅游”框架的构建有所裨益。   文中借鉴旅游资源学、资源整合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论、可持续发展论和大旅游理论等,对龙虎山生态养生旅游的项目设置、开发模式、运行方式和产品形式进行构想。并指出要实现龙虎山生态养生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坚持在对龙虎山自然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全面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转变腐旧观念、改革不合理的体制与机制等,深入挖掘龙虎山的天师道文化内涵;通过开发多种形式、多样组合的生态养生旅游产品,逐步实现龙虎山生态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和旅游产业运行方式、产品形式的转型。此外,还强调要加快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区域旅游合作营销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发展。因此,本文一方面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拓展和丰富了生态养生旅游的形式和内涵,另一方面对于促进龙虎山景区旅游业的长远化、良性化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中国风”艺术热潮近些年来随着中西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化从而成为一个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英国作为欧洲第一个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海外贸易的扩张和
上世纪80年代起云南就已经出现了当代油画家的活动身影,从新潮美术开始就以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关注生命意识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关注本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民族文化,在国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