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介导的Th1/Th2失衡在子痫前期发病机理作用中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及子宫蜕膜中树突状细胞(DCs)亚群和对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s进行诱导培养,探讨DCs亚群和表型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间的变化,及与Th1/Th2型反应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妊娠孕妇、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未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其髓样(MDC)和淋巴样(PDC)亚群,比较其数量和比值在妊娠前、妊娠各个时期及子痫前期患者的变化,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行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子宫蜕膜DCs进行定位,分离正常早期妊娠和足月妊娠妇女以及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蜕膜的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树突状细胞及其亚群,比较其数量和比值在妊娠各个时期及子痫前期患者的变化,并与外周血相比较。同时对分离的外周血和子宫蜕膜的单个核细胞,采用rhGM-CSF+rhIL-4进行诱导培养,观察DCs在诱导成熟过程中其形态、表型和功能的变化,并在妊娠前后、妊娠各个时期和子痫前期之间进行比较。结果:1.外周血DC数量和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妊娠前相比,早孕期MDC和PDC数量有所减少,MDC/PDC比值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妊娠早期和晚期相比,妊娠中期MDC和PDC数量明显减少,MDC/PDC比值显著升高,但妊娠早、晚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较,子痫前期患者PDC数量减少,MDC数量改变不明显,MDC/PDC比值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与未孕时期相比,早孕期IL-2显著降低,IL-4、IL-10显著升高,IFN-γ轻度降低;妊娠期间IL-2和IL-10随妊娠进展显著升高,IL-4在妊娠中期轻度降低,但与其他孕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FN-γ在妊娠期间变化不明显;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较,子痫前期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L-2含量增加,IFN-γ无显著差异,Th2型细胞因子IL-4减少,但IL-10显著升高,IL-2/IL-10比值降低、IFN-γ/IL-4比值升高。2.子宫蜕膜中DC数量和亚群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早期妊娠和晚期妊娠子宫蜕膜中均有CD205阳性DCs存在,数量稀少,主要分布于子宫蜕膜与滋养细胞层交界处和子宫蜕膜血管周围,约占整个单个核细胞的1.5%左右;子宫蜕膜中以CD11c阳性的MDC为主,CD123阳性的PDC含量很少;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早期妊娠、足月妊娠以及子痫前期患者蜕膜中DCs、MDC均较外周血中含量明显多,PDC含量差异不显著;将分离的蜕膜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可诱导出成熟的具有典型树枝状或毛刺样突起的成熟DCs,并且具有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T淋巴细胞因子的能力。3.rhGM-CSF+rhIL-4诱导下外周血和子宫蜕膜中DCs表型的变化:对妊娠前、妊娠期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DCs进行诱导培养,结果显示诱导成熟的DCs不表达白细胞混合抗原Lineage,而高表达黏附分子CD80、CD83、CD86和HLA-DR,与妊娠前相比,妊娠期DCs表面CD80、CD83、CD86和HLA-DR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子痫前期患者上述黏附分子表达量明显升高;DCs成熟后检测其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发现,正常妊娠孕妇产生的IL-10较妊娠前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增加,而产生的IL-12减少;诱导成熟后DCs均表达CD80和CD86 mRNA,子痫前期患者表达量较正常妊娠显著增加;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时发现,正常妊娠孕妇的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妊娠前减弱,混合培养上清液中产生的IFN-γ明显减少,IL-4显著增加,而子痫前期患者的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混合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增加,IL-4减少。对正常妊娠早期、足月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蜕膜的DCs进行诱导培养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蜕膜DCs表面CD80、CD83、CD86和HLA-DR表达量较正常早期和足月妊娠显著增加,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产生的IL-12增加,IL-10减少。结论:1.生理妊娠三个时期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呈现Th2型为主的趋势,子痫前期患者呈现Th1型为主的趋势;2.DCs在生理妊娠的不同阶段其数量和亚群发生变化,与生理妊娠中的Th2反应一致,子痫前期患者出现PDC减少和MDC/PDC比值升高现象,并与Th1反应一致。3.子宫蜕膜中存在DCs,并与外周血一样,可由单个核细胞诱导而来,且具有抗原提呈能力。4.妊娠子宫蜕膜与外周血DCs在数量和亚群的分布上存在差异,正常妊娠蜕膜中也呈现Th2型为主的免疫耐受状态,与DC亚群分布一致;5.子痫前期蜕膜中DCs和MDC含量显著增加,呈现Th1型为主的免疫排斥状态。6.经rhGM-CSF+rhIL-4诱导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和子宫蜕膜中DCs表型和功能与正常妊娠孕妇均有显著差异,产生细胞因子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通过本研究表明妊娠前后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和子宫蜕膜DCs亚群和表型均发生显著变化,与体内Th1/Th2型反应相一致,外周血和子宫蜕膜DCs可能参与正常妊娠的免疫耐受,并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三超"油气井的超深、超高温和超高压特点给井控装备配套和井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溢流的概率较大,需要对其井控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在给出"
面对激烈的竞争,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在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引导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关键。
本文利用辅助器械,在单杠教学中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单杠技术动作的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练习次数,提高学习实效性,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动作,提高教学质量。
以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本科生为研究群体,运用《大学生学校认同问卷》了解、探讨本科生中的来华留学生、港澳台生、普通本科生对学校的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子宫腺肌病在施行子宫切除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30)术前服用米非司酮片后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32)直接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子宫长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
教学质量是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按照以效果为导向的逻辑框架,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的战略目标。推动“五化”协同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走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沿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双语授课为教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手术和联合化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束缚了新疗法的开发,再加上棘手的化疗耐药问题,因而卵巢上皮性癌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国家战略以及京津冀自身发展来看,京(北京)津(天津)冀(河北)都应当加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