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三明治型稀土卟啉酞菁配合物诞生以来,形形色色的三明治型稀土卟啉酞菁配合物被合成出来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在这些分子内,两个或三个被拉到很近距离的共轭π体系之间相互作用,这构成了其丰富的光电磁性质的电子结构基础。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显示出的非同寻常的光、电、磁性质和作为新型分子导体、分子半导体、分子磁体、气体传感、电致变色和电致发光等功能材料的巨大潜力。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
1.二茂铁基修饰的三明治型稀土卟啉、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稀土卟啉酞菁双层配合物M(Pc)[Por(Fc)2][Pc=酞菁;[Por(Fc)2]=5,15-二(二茂铁基)-卟啉;M=Eu,Y,Ho,Lu](1-4)--在卟啉环的meso位上有两个二茂铁基单元。对这类三明治型双层化合物进行了电化学研究,发现了两个基于二茂铁基的单电子氧化波,揭示了在卟啉meso位连接的两个二茂铁间存在着电子耦合,而四吡咯稀土配合物的三明治结构诱导了这种电子耦合。然而,两个基于二茂铁基的连续的氧化波的差值随着稀土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揭示了稀土离子的尺寸调节连接在稀土三明治结构中的两个二茂铁中心的耦合。为了做一个比较性的研究,我们合成了铕的卟啉酞菁三层配合物并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进一步证实了在卟啉meso位连接的两个二茂铁中心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随着三明治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从双层变成三层。
2.1,2-二氨基-4,5-二氰基苯的制备及晶体结构
我们合成了1,2-二氨基-4,5-二氰基苯并测得它的晶体结构。在它的晶胞中,整个分子由四个不同的N…H--N分子间氢键连接,氢键是由氨基上的氢原子、氮原子和氰基上的氮原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