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白质结构改变及远期运动功能评价的DTI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白质结构变化特点,并根据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情况,探索与能够预测患者远期运动功能的特征指标。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有相应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的诊断标准。在急性期及发病30天时对患者进行DTI扫描,并测量患侧与对侧镜像区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比较上述参数在两侧之间的差别以及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期相中的差别。在发病90天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内容包括改良Rangkin(mRS)评分以及运动力指数(Motricity Index; MI)两项,对患者神经功能整体情况及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急性期及30天后rFA值与90天后mRS评分、MI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患者90天时MI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欠佳两组,采用受试者控制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考察急性期及30天后rFA值与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情况的关系,寻找预测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情况的特征值。  结果: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FA、MD值与对侧镜像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均较对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天时,患侧FA值较急性期同侧FA值进一步降低。患侧MD值较急性期同侧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天时,对侧FA值较急性期同侧FA值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侧MD值较急性期同侧MD值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次扫描后重建 DTT图像发现,梗死灶30天时白质纤维束较急性期相比纤维数量明显减少,整体稀疏。  2.将急性期及30天后FA的比率值与90天时mRS评分及M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急性期和30天时rFA与mRS评分及具有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及30天rFA与MI评分值有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3.根据MI评分分组,采用ROC曲线对急性期及30天时rFA进行分析发现,急性期rFA曲线下面积为0.852±0.077(p=0.003)大于30天rFA值ROC曲线下面积0.799±0.088(p=0.011),通过计算尤登指数发现,急性期rFA值预测远期运动功能情况临界点为0.645,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9%,置信区间为95%。  结论:  通过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现,病程中FA、MD值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反应了病灶脑组织白质纤维微结构经历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急性期及30天rFA值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情况有关,急性期和30天rFA值越高,远期患者mRS评分越低、MI评分越高,预后越好。rFA值是预测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情况好坏与否较好的观测值,急性期rFA较30天rFA更具有准确性。
其他文献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85%。在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未知或阴性的情况下,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晚期NSCL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