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流传热火积耗散函数的构建及槽道式板片脉动流传热评价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热器作为一种热量传递原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高换热器性能对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提高换热器性能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包括基于工程实际的强化换热技术,也包括换热优化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换热优化理论,有应用成熟的最小熵产理论,也有新兴的火积耗散理论。脉动流传热技术以其高效的传热效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火积耗散理论在脉动流传热中的应用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过增元提出的火积耗散理论,建立脉动流瞬时火积耗散函数。此外,以脉动流火积耗散为目标函数,构建了三角槽道优化流场的控制方程。最后,基于脉动流火积耗散理论,对三角槽道板片脉动流传热效果进行评价,并开展了结构优化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对比分析了最小熵产理论和火积耗散极值理论的适用范围,得到结论:最小熵产原理较适用于有热功转换的换热过程优化;火积耗散极值理论较适用于无热功转换的换热优化过程。(2)基于导热过程火积耗散函数,从能量方程出发,加入脉动流参数特征,推导出脉动流传热瞬时火积耗散函数,并基于火积耗散极值原理推导出三角槽道优化流场的控制方程。(3)通过脉动流传热与流动实验,探究了脉动参数对换热效果和流阻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流强化了换热,同时也增加了流阻。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火积耗散随脉动参数的变化规律。振幅变化对火积耗散的影响不大;随着频率的增大,火积耗散先减小后增大;雷诺数越小火积耗散越小。(4)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原三角槽道结构和改进后的两种槽道结构的流动形态、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和火积耗散分布。分析对比了三种槽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后,结果表明:倾角为90°槽道式板片换热效果较好,流阻较小。分析对比了三种槽道的火积耗散和火积耗散均匀性系数,结果表明:火积耗散与火积耗散均匀性系数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火积耗散越小,火积耗散均匀性系数越大。
其他文献
稀土镁合金具有高强度、优异的耐热性、耐蚀性和抗蠕变性,已成为宇航、军事等高科技领域研发的热点。大尺寸稀土镁合金铸锭作为成形大尺寸挤压件的必备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导弹
近几年,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存在间歇性和利用效率低的特点,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这需要
由于农产品自身特性,如其产地离城市距离较远,且农产品采摘后容易变质等的特殊性,就无疑给农产品的销售过程带来了挑战。这就对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运输提出了保鲜和时效的高要求。本文基于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开发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全新信息管理。论文从物流公司经营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进行开发和优化,基于A*算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能够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并将其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新技术,由于其能够同时缓解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而备受瞩目。目前,
伴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智能视频分析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视频中的人群行为分析和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人群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应用在
金川Cu-Ni-(PGE)硫化物矿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Ni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并以其成矿岩体小、矿化率高为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加导致湖泊扩张或萎缩,对蒙古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关于蒙古湖泊变化的趋势以及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以蒙古国干旱半干旱区典型湖泊Khyargas湖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至2018年美国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研究了10年间Khyargas湖和Airag湖湖泊面积变化,并结合地表温度(Land Sur
Domain理论由数学家、计算机理论学家D.S.Scott提出,在Domain理论中两个元素之间的定性关系能够通过序来表达,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大发展,传统的二个元素之间的序关系却
先驱体陶瓷传感器是一种能测高温的无线无源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基于谐振腔原理制成,当传感器所处温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也会随之改变,且每一温度值与其谐振频率是
研究以探索砾岩层在巴谢河流域内斜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为目标,结合流域内地质环境特点,划分流域内的坡体结构类型,利用数值计算、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砾岩层在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