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实现电流滞环控制Buck DC-DC变换器所具有的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论文对现有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在负载突变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主要问题是原有的控制策略不分稳态和负载发生突变时的动态过程情形,造成在动态过程中主开关存在过早关断或过早开启的情况,导致输出电压出现不理想的恢复过程。论文对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做出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分稳态控制和负载突变过程的控制,对负载突变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建立了突变过程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动态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特殊时间点,从而可以估算出恢复时间及输出电压过冲值。稳态控制沿用改进前的控制策略,而发生负载突变时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具体是,用软件判断电路是否发生负载突变,并且判断负载电流突增还是突降,如果是负载电流突增,就延长开关导通时间,使电感电流持续上升到突增后的平均电感电流值加设定的H值,H的具体值由硬件参数和电流突增的大小计算获得。如果是负载电流突降,就延长开关关断时间,直到输出电压回落到期望输出值之后,并且同时满足电感电流小于滞环下限的条件时再次开通开关。总之,在动态过程中开关的通断不再仅仅取决于电感平均电流和滞环宽度,与稳态控制策略不再相同。论文也对变换器工作在轻负载的不连续导电模式的情形做了分析和控制策略的制定,便于开关电源的轻负载启动。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电路硬件参数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完成了基于Simulink的硬件电路和和控制策略仿真,获得了相应仿真波形。并完成基于ARM-STM32F407VGT6的硬件样机制作、调试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在稳态控制和动态过程控制都是正确可行的,在保证稳态工作时的电压精度的基础上,明显改善了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即提高了变换器的负载调整率,减小了过渡时间,并解决了轻负载启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