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近些年来,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性”现象进行考察和分析,将这一现象置于当前中国发展大的宏观背景下,从制度、社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其发生给出原因分析,同时针对如何应对并解决这一特殊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给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题框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概念的解析和理论阐释。对群体性事件给出定义、分类以及特征归纳,并对非直接利益性做出分析,为后文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从现代化转型的必然产物和中国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两个方面做出分析归纳。第三部分,针对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性”做出原因分析,主要从制度、社会以及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在原因分析基础上,给出应对并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合理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等制度方面的对策,也包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源上化解非直接利益性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理性表达、理性维权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