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沪深上市公司为例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将现行征收营业税的应税服务改为征收增值税,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与生产环节密切关联,被选做率先实行营改增改革的试点行业。对交通运输业实行增值税,不仅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发挥增值税自我监控机制,避免营业税带来的重复征税,而且将有利于减少行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刺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  自2012年实施改革以来,交通运输业在税负、绩效等多方面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行业代表,对比分析了营改增前后交通运输业税负水平、绩效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从毛利率、可抵扣项目等方面阐述了交通运输业各子部门变化趋势的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行业内部的差异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的建议。  本文分析表明,营改增不仅使得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税负水平升高,而且使得其绩效水平有所降低。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绩效的影响取决于税率、毛利率、可抵扣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比、营业成本中可抵扣成本所占比重等因素。正是由于上述指标存在着较大差异,改革后交通运输业各子部门的税负水平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具体来说,基础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业因其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和较低的可抵扣项目占比使得其改革后税负大幅增加,而航空运输业和水路运输业因其较低的毛利率水平和较高的可抵扣项目占比使得其改革后税负仅呈现轻微上升甚至下降的趋势;同样地,运输辅助业中的机场辅助业改革后税负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港口业的税负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公路运输业和机场辅助业在毛利率水平和可抵扣项目占比方面较为相似。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扩大进项抵扣范围、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纳税筹划意识等建议,以期推进营改增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交通运输业各子部门的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集中代表了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辽宁省作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省
学位
价格发现与风险转移是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证明期货市场在提供权威价格指导、转移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曲折的变革,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非均衡两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05年底提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改革)。“新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畴,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创下了世界最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历史记录。然而,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犯罪率不断攀升,民生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和谐社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资本市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我国,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等一批大型优质公司在香港上市和中国石油等公司回归A股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