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题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上的竞争,而经济的竞争,具体地说,就是各国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进行,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在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可以在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上发展,但同时,行业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在国内了,而是在各国各行业或企业之间。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处在主要地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钢厂数量众多,产能巨大,研发能力增强,品种丰富,规格齐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自1996年粗钢产量超过1亿吨后,到2007年已连续12年居于世界第一钢铁产量大国的位置,从2002年起取代美国成为第一钢材进口国。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19亿吨,生产的钢铁材料包括各种功能材料、结构钢铁材料、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等共有1000多个品种,40000多个规格,大多数钢材品种在质量上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这些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突飞猛进,但其国际竞争力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发展瓶颈;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该如何进一步提高等都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在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和钢铁业的特征,选择具体指标,通过与国际主要产钢国的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正确认识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然后以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钢铁工业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影响我国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和现状,剖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本文根据前面的理论和分析结论,对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