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元素在给水管网中的蓄积释放规律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in228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锈蚀物是各类重金属元素蓄积的主要场所,当管网水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发生突发性释放,引发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本研究在考察了部分城市生活饮用水中各金属元素存在状况的基础上以给水管网管壁锈蚀物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其对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特性以及在水质条件改变情况下重金属元素的释放特性。(1)在对36个城市给水管网水质调研中发现,砷、铬、镍、镉、硒、铜、锌、汞在所有调查水样中含量均在标准要求限值内;铁、锰、铅在个别水样中出现了浓度偏高的现象,其中铁浓度最高可达704.004μg/L,偏高2.35倍最为严重。60%以上的城市管网存水中的砷、铬、镍、镉、铅、硒、铁、锰、铜、锌和汞的浓度均低于其高峰水浓度。研究表明,给水管网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给水管网铁蚀管垢吸附管网内重金属元素有促进作用。(2)管道锈蚀物对重金属元素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吸附过程均具有准二级动力学特征。其中,铅和汞的吸附速度最快。在研究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进行5min内,其吸附率可达到99%以上。与其他元素不同,管壁锈蚀物对铬的吸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且铬的吸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当铬初始浓度含量为50μg/L时,铁蚀管垢对铬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6.72%;当其初始浓度增至500μg/L时,铬的吸附去除率将降至40.79%。pH对重金属蓄积过程的影响,主要与其溶解性及与铁蚀管垢的结合能力有关。(3)环境条件对重金属在管道锈蚀物中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水温的变化不会引起铜和铅的释放。然而,其余元素随着水温的升高,释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pH环境下,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过程有着相似的规律。当pH=7时,给水管网管道锈蚀物对重金属元素释放量较小。pH的升高或降低均可使其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溶液pH类似,除铜、汞和铅外,随着溶液碱度的增加,其余重金属元素的释放量均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此外,除硒和铬外,管网水硬度的改变对管壁锈蚀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给水管壁锈蚀物对重金属元素有较强吸附能力,给水管网中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然而,管网水质条件改变,如溶液pH、碱度和硬度的增加,可能引起重金属元素的突发性释放,威胁供水安全。这一研究将对管网出水重金属浓度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研究融合运动目标位置预测的MeanShift跟踪算法和双目立体视觉中的空间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基于双目视觉设计了双目立体视觉运动目标跟踪和测量系统,并在所进行的跟踪与测量
目的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实时荧光PCR)快速鉴别金钱白花蛇源性。方法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基因为目标靶基因,根据其特异性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及探针
基于少数已标记样本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任务.本文将概率矩阵与L1图的权值矩阵叠加,形成了强鉴别力的DL1图.将空间的局部信息与光谱的全局信息通过KNN图和DL1图
市政项目工程的科学管理的合理利用得力于项目管理理论,它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的能力,而且能对市政工程的项目质量、安全和成本等许多环节实现有效的操控。文
门诊看病难问题已由来已久,也是医改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医疗资源固定的前提下要想解决门诊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对当前的就诊模式进行改革,通过高效的就诊模式来提高看病效率
通过对隆尧现今地裂缝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时的地裂缝、余震、等震线、地形变等资料进行对比,证明了隆尧地裂缝的形成与1966年邢台地震有关。隆尧地裂缝的再次出露,对1966年
  1949年后的中国电影在其进行美学表达的背后都是无法绕开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也即影片背后的国家文化;而今,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主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却发生了前所未见
为了克服扩展卡尔曼(Kalman)滤波算法对噪声统计特性的约束,针对磁强计量测噪声为有色噪声伴常值干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扩维Kalman滤波算法的地磁导航算法.该算法为了使
社会保险基金是一项国家用来应对风险制度而设置的基金。中国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金融市场不发达、立法滞后等的外部风险,又将在内部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着支付风险、
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城市中的基础建设工程建设要求也在逐渐上涨。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支持下,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和建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