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局部温热治疗跖疣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44℃局部温热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总样本量为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配的序号依次进入两组。治疗组30例受试者接受红斑定位和44℃温度治疗;对照组30例受试者只接受红斑定位。同时将疼痛指标量化为10级,受试者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选择一个最疼的或最大的疣体作为靶疣,连续治疗3天,每次30分钟,间隔14天后,再连续治疗2天。治疗结束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随访至第六个月,以观察是否复发或其它变化。结果进入临床试验共60例。治疗组30例,1例失访,1例因在温热治疗三次后加用干扰素治疗出组,最终可进行疗效评价病例为28例。对照组30例,2例失访,1例因温热治疗两次后改用干扰素治疗出组,1例因在随访至第2月时改用冷冻治疗而出组,最终可进行疗效评价病例为26例。随访至三个月时,治疗组治愈率为53.57%(15/28);对照组治愈率11.54%(3/2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72,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0.00%(12/1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14.29%(2/14)。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83,P<.01)。随访至六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一例受试者疣体脱落。对照组一例受试者复发,治疗组无复发者。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只有轻微的、可耐受的热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44℃局部温热对跖疣有较好的疗效。2、44℃局部温热对缓解跖疣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安防体系建设的不断普及化,视频监控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先后出现了一批“80后”的写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受到同龄人的喜爱,成为了商家的宠儿。这一写作群体的出现也得到了评论界及媒体的关注,并从不同角
基于熵理论,给出了属于主观赋值法与客观赋值法相结合的"结构熵权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权重系数结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采集专家意见的德尔斐专家调
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向淋巴系祖细胞(Colony Forming Unit-T Lymphocyte, CFU-TL)增殖分化过程中HOXC4、HOXC6、HOXB4、HO
<正>有清一代,闺秀词已开始大量创作并繁荣起来,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名副其实的闺秀词人。在这些大家闺秀中,一位来自人间天堂的江南,从苏州的拙政园中走出的女词人,渐渐以其
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将地方政府异质性引入到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参与的晋升锦标赛,拓展传统晋升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同质性和异质性竞争者情形下竞争参与者的行为水平,
提出确定一族模糊层次分析法权重的新方法,说明该权重确定方法的合理性,得出四个重要结论,纠正人们对模糊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的某些错误认识.给出从传统层次分析法标度到模糊
<正>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党员队伍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如东县围绕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出的"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目标,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全面启动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