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信用环境不良,失信惩罚不力,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监理工程师作为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一个重要参与方,其信用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监理工程师信用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治理理论,运用文献综述研究、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借鉴和学习成熟博弈模型和理论等方法,主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1.基于治理理论的本质、研究进展以及监理工程师信用的特殊性构建了监理工程师信用治理理论框架:将监理工程师信用治理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大方面,并通过引入治理时效扩展了监理工程师信用内、外部治理。2.根据监理工程师信用的特点,遵循科学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论文通过检索大量文献获得监理工程师信用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及其排序,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以鉴定监理工程师信用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将模糊物元模型应用到监理工程师信用综合评价中。通过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评判模型和关联函数进行评判,以定量的等级表示监理工程师信用高低的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为开展监理工程师信用的外部短期监控提供了理论支撑。3.利用支持向量机技术,结合建筑市场监理工程师信用的相关特点,对监理工程师信用进行了预测研究,弥补了模糊物元分析在进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中缺乏长效约束的局限性。实证结果表明,与一般BP神经网络、PNN神经网络相比,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优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其预测精度也更为准确。4.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研究了业主薪酬激励对监理工程师信用的影响。首先,通过界定监理工程师信息掌握的时点,确定了在合同签订前以及合同签订后两种不同条件下业主薪酬激励的对应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了不同时点条件下业主的最优薪酬激励,为开展监理工程师信用的内部短期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5.将工程质量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引入到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契约设计中,根据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别建立了业主期望剩余方程和监理工程师失信惩罚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交易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信用控制模型,最终找到了监理工程师守信与失信行为的分离区间。最后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各参数对分离区间的影响程度,从而为业主制定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