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MPs(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由特定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天然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家蝇Defensin是家蝇抗菌肽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抵御外源微生物入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抗菌肽的抗菌机制目前尚不清晰。在应用上目前也并未有家蝇Defensin作为天然肽类防腐剂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家蝇蛹中鉴定出的D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Ps(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由特定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天然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家蝇Defensin是家蝇抗菌肽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抵御外源微生物入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抗菌肽的抗菌机制目前尚不清晰。在应用上目前也并未有家蝇Defensin作为天然肽类防腐剂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家蝇蛹中鉴定出的Defensin抗菌肽,设计并合成了家蝇Defensin抗菌肽及其截短肽,测定了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系统开展了Defensin及其截短肽Def-a3的膜作用和非膜作用抗菌机制,并评估了Defensin和Def-a3等抗菌肽对冷却肉防腐保鲜效果,测定了其对人红血细胞的溶血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细菌诱导的家蝇蛹蛋白中共鉴定出Domesticin,Antifungal peptide-1,Attacin,Cecropin,Lysozym,Sarcotoxin II和Defensin等7种抗菌肽。其中家蝇Defensin抗菌肽属于Defensin 2家族,成熟肽由40个氨基酸组成,包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设计并利用固相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家蝇Defensin抗菌肽及其截短肽Def-a1,Def-a2和Def-a3,分子量分别为3995.58 Da、997.21 Da、1039.30 Da和1152.45 Da。所有四种抗菌肽均是碱性抗菌肽,Def-a3的等电点(PI)高达12.48。(2)抗菌肽MIC测定结果表明,Defensin对四种供试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Listeria monocytogenes、Escherichia coli和Salmonella enterica)的MIC在23.67-65.67μg/ml之间。而截短肽Def-a3对供试细菌的抗菌效果优于Defensin,其对四种供试细菌的MIC在7.30-41.00μg/ml之间。Def-a1和Def-a2抗菌活性较低。Defensin对Nisin抗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和L.monocytogenes)有着很好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对L.monocytogenes,其共毒系数为534.87,远远高于120。而Def-a3对Nisin仅对L.monocytogenes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12.53。(3)细菌细胞膜透过率和磷离子泄漏测定结果表明,与未经AMPs处理的正常细菌相比,Defensin和Def-a3两种抗菌肽均可造成四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细菌细胞外的无机磷酸盐浓度增加;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发现Defensin和Defa3处理细菌后,细菌细胞膜也发生了变形与褶皱,有明显的细胞内物质泄露,电子密度降低、不均匀,形成空腔。其中Def-a3处理李斯特菌后,细胞膜出现了轻微的破损及孔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种肽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细菌细胞;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损伤情况检测结果发现Defensin和Def-a3处理细菌1分钟后,2种细菌中检测到的PI信号都已达到了75%左右。(4)DNA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结果显示Def-a3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细菌DNA发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而Defensin与四种细菌的DNA不能结合;Defensin及Def-a3处理细菌后,导致dna B和rec A基因的上调,ssb基因表达显著下调。(5)依据微生物分析及p H指标,评估了Defensin及Def-a3对于冷却肉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Def-a3单独处理的冷却肉与对照组相比保鲜时间延长了一倍。而相比较于两种抗菌肽单独处理,Defensin与Nisin共同处理后,对冷却肉防腐保鲜效果有了很显著的提升,与等浓度的Def-a3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相当。Defensin和Def-a3抗菌肽的对人红血细胞的溶血活性都比较低。即使在较高浓度(100 umol/l)下,对人红血细胞的溶血活性不足1.5%。本研究在理论上将对有助于我们对于抗菌肽,尤其是昆虫防御素Defensin家族抗菌作用机理的认知;在应用上,可为将家蝇Defensin抗菌肽及其截短肽开发成为天然肽类防腐剂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疼痛和瘙痒是人体的重要感觉,是对外界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机制。研究发现转录因子Runx1和Tlx3参与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调控:转录因子Runx1能够调控很多感觉离子通道和受体的表达;转录因子Tlx3对后脑和脊髓中部分神经元前体的末端分化及神经环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Runx1和Tlx3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揭示疼痛和瘙痒感受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而为以后设计出针对特定调控环节的止痛药和止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茶叶粗老、色泽细黑、汤色深红或橙黄、香味醇厚,具有特殊香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黑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过敏、抗氧化、抗炎症、抗心血管疾病及抗癌等多种生理功效,其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黑茶通常采用固态自然发酵制得,存在发酵周期长、品质不稳定、易染菌及卫生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因而限制了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从传统黑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优势黑曲霉作为发酵菌
‘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li)的果皮呈黄绿色,但其芽变品系‘锈酥’却全面着褐色。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木栓质形成与梨果皮褐色性状密切相关。通过对“砀山酥梨”及其褐皮芽变‘锈酥’果皮色泽形成关键期的果皮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出与木栓质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
我国是梨的生产大国和梨的起源国之一,种质资源丰富。其栽培面积占世界70%,主要梨产区安徽省砀山及周围一带为酥梨产区,安徽砀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梨园。黄金梨是安徽宿州市萧县黄河故道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其缺铁黄化现象发生严重,严重时梨树整株死亡,影响果农的生产利益。本研究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河故道园艺场黄金梨的根系和根际土壤为试材,参照鲍士旦的土壤农化分析的方法测定根际土壤矿质元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
淀粉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胶凝性和增稠性,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但是天然淀粉通常具有易老化,在剪切力及酸碱条件下不稳定以及具有较高的血糖生成指数等缺点。亲水胶体具有增稠和持水等作用,与淀粉进行复配可以弥补天然淀粉的不足,改变淀粉的物化特性,降低淀粉的消化率。本实验将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玉米淀粉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分子量KGM对玉米淀粉物化特性及消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调节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能,还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农业资源废弃物资源浪费。秸秆还田的方式包括直接还田和堆腐还田等。关于添加微生物菌剂、工业废弃物残渣或畜禽粪便对秸秆堆腐中养分释放以及腐解影响的研究颇多,但是有关添加无机微量元素对秸秆堆腐过程中物质结构变化以及微生物酶活特征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网袋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Mn2+在不同添加时间对秸秆腐解过程中质量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及其与环境的互作过程中,结构和形态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一系列基因在特定组织、特定时间表达所控制,完成精准调控的“开关”就是表达部位专一性的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利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可以调控目的基因表达,改良农作物性状、提高产量,因此对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也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但是可用于作物性状精
茶树是一种典型的聚氟植物,长期饮用高氟砖茶容易导致氟中毒。目前,氟在茶树体内的运输途径以及硒氟互作对茶树生理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本实验以无性系舒茶早为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成像技术研究氟在茶树体内的运输机理,而后研究了硒氟互作对茶树体内氟、硒以及其它矿质元素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本研究为氟在茶树体内的运输途径提供直接的证据,并初步探讨了硒对茶树体内氟、其它矿质元素和抗氧化酶的影响,为降低茶叶中氟含量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21日龄断奶仔猪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周期为20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在前期试验基础上,选择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600 mg/kg L-茶氨酸;通过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等表型指标,与肠道机械屏障、肠道免疫屏障和肠道生物屏障相关指标,研究探讨了饲粮添加L-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是多种代谢组分在机体内发生异常聚集而导致的的病理状态,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Met S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目前对Met S的防治除了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外,饮食干预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紫娟茶是云南大叶种茶中稀有的紫色茶树品种。因其紫芽、紫尖、紫色茶汤的特性而引起关注。目前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