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中的混合ARQ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以其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多径信道干扰等优点,成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关键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技术已经在超3G(Beyond3G)、LTE(Long Term Evolution,3GPP长期演进)和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等技术标准与提案中得到应用。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是保障数据可靠传输最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对于高数据速率、高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高可靠性为特色的移动宽带系统至关重要,是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OFDM系统,以HARQ技术为中心,沿着由基础性研究到创新性探索的思路。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技术和HARQ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结构、Turbo码的编译码技术、和三种HARQ机制的基本原理。并围绕简单、Cbase合并和递增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三种HARQ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表明IR机制更能适应信道变化,通过冗余合并的方式降低误包率、提高吞吐量和减小传输时延。   接着本文讨论了RCPT(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Turbo)码,研究AWGN(additive whiteGaussian noise)信道下不同码率的RCPT码的误比率(BER,bit error ratio)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根据信道优劣自适应调整初始发送码率的改进RCPT-HARQ自适应传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RCPT-HARQ自适应传输机制在保证吞吐量与传统的RCPT-HARQ传输机制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减少了传输时延。   最后本文将RCPT-HARQ自适应传输机制与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Dynamic Subcarrier Allocation,DSA)相结合,研究了HARQ-DSA联合控制策略。该策略将用户数据区分为重传分组和新分组,子载波分配时优先考虑重传分组,并且初始发送数据速率根据信道的优劣自适应地调整。通过与传统的HARQ/DSA独立控制策略对比,发现在低信噪比区域,HARQ-DSA联合控制策略虽然降低了系统丢包率,但系统吞吐量相比HARQ/DSA独立控制策略有较大的损失。随着信噪比增大,HARQ-DSA的系统丢包率大大小于HARQ/DSA且系统吞吐量损失逐渐减小。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区域,HARQ-DSA联合控制比较有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成为当前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样乘客信息系统就应运
量子神经网络(QNN)是量子计算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利用了量子并行计算和量子纠缠等特性,从而克服了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某些固有缺陷,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信息处理的
在无线环境中,当传输信号经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端,就会产生多径衰落。而协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方式之一。协同分集可通过小区内用户间的协同有效地提高协同网络性能,降低
宽带无线接入是未来通信网络极其重要的接入方式,尤其是基于IEEE802.16协议标准的无线城域网(WMAN),由于其带宽高、覆盖范围广、提供QoS保证,己成为最重要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之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了现代战场中战术网络对通信的要求,研究适合Ad hoc战术网的MAC层协议,并提出了λ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实现系统的MAC层仿真模型。 在介绍了Ad hoc网络的
传统电信业务的承载平台以基于IP技术的分组交换为主。无线移动网为了保持与有线网络的兼容性,其网络结构必是一个以移动IP为核心,支持QoS的无线异构网。本文研究固定网络的Q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