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协作式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原型实现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监视对计算机系统的非法访问,误用和滥用,确保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在我们所设计的上海捷玛流通EDI系统中,如何利用IDS(入侵检测系统)来保护正常的网络服务运行,促使我们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目前,市场上有上千种的入侵检测系统供用户选择,但是黑客活动日益频繁,攻击手段越来越隐蔽、多样化、复杂化,仅仅依靠一种工具很难应付,而多个入侵检测系统的协作则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协作入侵技术,包括DARPA的CIDF(通用入侵检测框架),IDWG(入侵检测工作组,隶属IETF组织)的IDMEF(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通过对这些技术特点的对比,提出了一个基于XML的协作式入侵检测系统架构.采用XML作为入侵警报信息表达语言,制定了通用的标准入侵交换格式.以该标准为核心,建立了从单一主机到internet范围的安全体系架构.在设计部分,分三个层次详细描述了该安全体系的结构,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系统运作的过程.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在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该原型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利用snort入侵检测系统作为探测器和分析器,加入XML插件使其支持标准入侵交换格式,利用PHP和MYSQL建立了一个网页式的管理器.通过配置,远程的管理器可以接收分析器传输过来的XML警报信息,同时应用XSL文档显示格式,在网页上以友好的界面显示.通过测试,本文所实现的原型系统运行正常,远程的管理器可以及时响应分析器传输过来的XML警报消息,管理员据此可以及时修改系统的安全配置.实践表明,基于XML的协作入侵检测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对来自不同分析器的入侵信息综合分析,减少入侵检测中的误报和漏报现象,使管理员可以采取有效的响应动作.
其他文献
数据挖掘的诞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多种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数据挖掘就是从数据库中积累的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隐含的、新颖的、对管理决策具有
本文在详细介绍MPEG-4视频编解码技术后,深入探讨了现有视频通信差错控制技术,包括前向纠错编码、差错掩盖、差错复原工具、编解码交互技术等,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用
故障是所有计算机系统都应该考虑的影响自身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网格的各个计算结点都对自身结点提供各种容错机制,但是这并不能够保证作为一个虚拟计算机的网格的整体故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是一种开放的、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它在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从整体和动态角度重新审视了数字产品版权保护.通过研究目前媒体所处的环境,分析了当前造成数字产品盗版的主要因素,并且阐明了通过技术手段构建
脑电研究包括脑电正问题和脑电逆问题研究。对脑电逆问题求解的一个直观办法就是将其转化为对正问题的参数优化,即通过构造目标函数,采用一定的非线性优化算法进行迭代逼近。这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手机这种方便灵活的通信工具得以快速普及.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上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随着短信息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正在改变着传统教育的观念,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建立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促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MPEG-4中采用的静态纹理压缩算法—多层零树熵编码(MZTE)的改进方法。首先分析了图像及视频压缩的技术现状,论述了小波分解及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分形预测编
该文针对当前应用广泛的虚拟设备驱动技术和基于Windows系统的信息安全产品所采用的一些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引入了分布式防火墙的模型,提出了基于虚拟设备驱动技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