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b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目录数据库的资料,利用物质平衡与冰川系统理论,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的规模结构、高度结构。计算出各冰川系统的AAR值、ΔELA0和ΔS/S0、Δt之间的多项式公式。利用高原气候图集推算出各冰川系统的夏季平均气温。同时利用冰川系统预测模型,按0.01k·yr-1,0.02k·yr-1,0.03k·yr-1,0.05k·yr-1四种气候情景对各冰川系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最近100年来,由于青藏高原气温持续上升,冰川面积和储量不断减小,随时间推移,各冰川系统的冰川径流将出现如下变化:冰川开始消融时,冰川径流量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川径流量增至最大,随后,冰川径流逐渐减少,再过一段时间,回复到初始径流量水平后,冰川径流量再持续下降,最后,冰川全部消融完毕,冰川径流量为零。用T1表示冰川径流量达到最大值时所用的时间,T2表示冰川径流量回复到初始径流量水平所用的时间,T3表示冰川径流消亡所用的时间。预测结果表明,T1、T2、T3的大小与年增温率和年消融量负相关,与中值面积Smed正相关。冰川径流变化率ΔW/W0、面积变化率ΔS/S0的绝对值与年增温率正相关,与年消融量负相关。在相同气候情景下,对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初始预测年后第100年的面积变化率进行比较,得出各冰川系统敏感性大小的比较为:5Z3冰川系统>5Z2冰川系统>5Z6冰川系统>5Z1冰川系统>5Z4冰川系统>5Z5冰川系统。与谢自楚、冯清华、王欣及笔者对中国其它冰川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敏感性小,稳定性大。
其他文献
环境演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人类发展关系密切的全新世环境演变更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对其研究对于现代环境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黄河中游地区
目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激增,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城市中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多因素
  本文结合GIS技术用于数据处理,使该过程比传统制图手段更为科学、有效。综观我国热带气旋专题图集出版现状,数量有限,且成图较早,表现方法较为陈旧,《图集》制作过程中,可借鉴
卷荚相思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的用材树种,对其抗低温的研究对扩大其种植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1个卷荚相思无性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了控温的办法,研究了四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里的重要课题,从理论到算法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图像处理的许多方面如立体测图、图像镶嵌和变化检测中的应用都得到了
森林,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7%,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而杉木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更是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
景观格局是景观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等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是在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结果。景观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景观格局变化
在测量数据的获取中经常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区别于普通的误差,通常没有固定的数值,也无法确定其统计信息。传统基于“不确定性即随机性”假设的平差方法不仅不能更好的估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是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动因之一。因此研究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为促进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