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分别占据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5位和第3位。很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以及进展相关。IL-6细胞因子家族包括IL-6、IL-11、IL-27、IL-31、抑瘤素M(OSM)、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每个IL-6家族成员都在维持免疫稳态、造血、炎症、发育和代谢等生理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报道,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调控肿瘤发生、生长过程中发挥双向作用,即抗肿瘤与促肿瘤作用。对此,我们采用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分别对胃癌术前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IL-6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初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运用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对不同分期的62例胃癌术前患者(I期组患者17名,II期组患者8名,III期组患者20名,IV期组患者17名)以及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中IL-6家族成员(IL-6、IL-11、IL-27、IL-31、抑瘤素M(OSM)、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来表示检测值。结果1.胃癌患者组血清中IL-27、IL-6和IL-11的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为282.42 Pg/ml(112.99 Pg/m1)比371.36 Pg/ml(293.06 Pg/m1),P=0.005;2.13 Pg/ml(1.62 Pg/m1)比5.41 Pg/ml(3.29 Pg/m1),P=0.030;88.19 Pg/ml(91.36 Pg/m1)比134.15 Pg/ml(118.44 Pg/m1),P=0.019;而IL-31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则显著升高,结果为30.41 Pg/ml(15.02 Pg/m1)比25.82 Pg/ml(4.59 Pg/m1),P=0.033;血清中抑瘤素M(OSM)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2.胃癌各个临床分期组的组间比较中IL-6家族各成员表达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3.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其血清中IL-6家族各成员表达水平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相比较,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胃癌患者血清中IL-6家族各成员表达水平之间未显示明显的内在关联性(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IL-6、IL-11、IL-27以及IL-31存在表达异常,其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