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疾病是一系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合适的动物模型仍然为许多药物筛选和疫苗开发所急需。相对于小鼠、大鼠等啮齿类动物,树鼩是一种与灵长类亲缘关系更为接近的小型动物,因此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由于与人相似的肝炎药物靶向基因以及能够感染以人类为特定宿主的嗜肝性病原体(如肝炎病毒等),树鼩肝细胞具备了与人肝细胞很多相似的特点。然而,树鼩这一研究模型还有许多不成熟、需要被优化的地方。例如种群不均一、实验周期长,常常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可重复性差。同时,利用原代树鼩肝细胞进行研究也受到诸多限制,因为肝脏是一种处于分化末端的器官,即使经过较为费时费力的操作获得原代肝细胞,细胞在体外培养数天后就会死亡,很难进行耗时较长的基因导入或基因编辑等实验研究。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树鼩永生化肝细胞系的先例,因此本研究以建立永生化树鼩肝细胞系为目的,通过向体外树鼩原代肝细胞导入外源性基因,成功建立了树鼩肝细胞永生化的方法。随后,本研究对一株永生化树鼩肝细胞系ITH6.1 (immortalized tupaia hepatocyte 6.1)进行了特性分析,研究显示:该细胞有着较强的增殖能力,连续传代超过100次后,仍保持相对稳定的细胞特性。进一步对ITH6.1进行基因测序、蛋白表达、生化指标等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了ITH6.1具有典型的树鼩肝细胞特性。同时致瘤性实验等安全性检测也提示了该细胞系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树鼩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不但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量,提供了一种更为稳定的实验研究对象,同时也将为树鼩动物肝病模型的优化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体外预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