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租车是城市交通运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因为价格偏高、乘客与司机信息难以对接等原因,在平峰期常存在空车行驶的状态,而在高峰期又因出租车中只有一位乘客而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出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出租车相对于其它交通工具,一直存在着载客率低下,占用道路的弊端。如果不改变现有交通设施条件,不降低出租车司机收入,并能使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人均费用降低。出租车合乘模式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自1970年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对出租车的合乘进行研究,欧洲美洲部分国家已认同“拼车”即合乘可以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时至今日,合乘的基本理论主要被国内外学者研究,包括合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组织模式等。主要是定性分析,少数学者做了定量分析。其中主要对合乘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对于合乘费用,大多偏向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对于乘客的利益考虑较少。极少学者研究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服务质量与合乘费用的关系。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进步,出租车乘客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和个性化。也正是乘客需求的变化促使了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产生,如手机合乘打车软件。合乘打车软件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和熟悉,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其也存在着安全合法、恶性竞争的弊端。通过对出租车乘客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形成符合乘客偏好的服务内容。与新兴的手机打车软件预约模式相结合,这样乘客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来定制自己的出行方式。通过建立乘客个性化需求的合乘费用模型可降低乘客出行费用,控制城市出租车数量,提高出租车高峰期的运行效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针对广泛普及的手机打车软件与乘客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将乘客偏好在手机打车软件中体现,提出基于乘客个性化需求的合乘费用优化模型。不仅考虑乘客的利益,同时兼顾司机的效益。基于不同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满意度得出费用比例,以乘客满意度最高、费用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出租车合乘费用的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对比现有条件下的乘车费用并进行分析和反馈。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的费用能维护驾驶员和乘客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