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流模型的长度式网络隐信道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ukes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众多安全问题。隐蔽信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秘密信息传输方式,受到了信息安全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重视。由于互联网数据流的诸多特性使其成为秘密消息传输的一种较好载体,网络隐信道逐渐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长度式隐信道是网络隐信道中的一种,它通过调制网络数据包的长度来传递秘密消息;相比传统的存储式和时间式隐信道,它在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都具有相对较好的性能。因此,本文在综述了网络隐信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长度式隐信道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研究和分析现有长度式隐信道算法,设计实现了长度式隐信道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了目前隐蔽性有所增强的三种典型的长度式隐信道算法,分别是基于参考长度的隐蔽信道、DRCC隐信道和CACC隐信道。2.采用基于信息熵和统计特征的检测方法,对基于参考长度的隐蔽信道、DRCC隐信道和CACC隐信道进行了安全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算法均难以抵抗检测,缺乏隐蔽性。3.基于直方图统计方法,建立了四种常用网络业务的数据包长度模型,根据正常HTTP文件传输业务的包长度统计分布模型,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据流业务模型的长度式隐信道算法。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为有效地抵抗检测,对比目前的多数方法,其隐蔽性和安全性有所增强。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现代工程系统大规模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系统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在控制系统中,执行器因其工作的繁复性,是最容易发生故
传统的辨识方法如脉冲响应法、最小二乘法等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对于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的对象,用线性模型是无法描述对象的特征的。用BP网络进行辨识容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为煤烟型污染。燃煤所产生的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02)等严重污染了人类赖以生
学位
油气两相流作为工业现场上一种常见的复杂流动现象,其流型检测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油气两相流流型检测为研究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两相流的特点、流型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以新型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式入系统是近年来通信、工控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应用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家电、移动通讯、手持信息设备以及工业
故障录波器是分析电力系统故障的重要仪器,本论文在充分分析国内现有故障录波器的结构、功能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DSP(TMS320LF2407A)和CPLD(XC9536)的故障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化(如高致密压缩成型)能否发挥最大效能与生物质燃料特性(如水分、灰分、热值等)密切相关;生物炭能源品质与其特性(灰分、挥发分等)品种密切相关。传统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的安全要求也逐渐提高,访问控制作为计算机安全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随着P2P(peer to peer)网络形式的广泛应用与研究,对P2P网络上的计算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