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香茶菜不同药用部位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比较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并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三叶香茶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  1.急性毒性研究:经预试验,三叶香茶菜的毒性低,无法测出其LD50,故用MTD测定三叶香茶菜的急性毒性。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1)用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小鼠血清ALT、AST、T-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2)用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小鼠血清ALT、T-SOD活力,MDA、TNF-α、IL-6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用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观察小鼠血清ALT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1.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MTD分别为459.6 g/kg、600g/kg,为人临床用量的919.2倍、1200倍,说明三叶香茶菜的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LT活力和MDA含量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能明显提高血清T-SOD活力(P<0.05),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 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ALT活力、MDA、IL-6含量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能明显提高血清T-SOD活力(P<0.05),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  4.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均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包括降低MDA含量,增加SOD的活性,对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而减少肝组织的免疫炎症损伤等有关。  4.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保肝降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跟踪广西莪术选择育种的三个阶段,检测其品质,为优选出广西莪术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育种过程中首先以广西莪术的重量和出油率为指标初步优选,直至品系阶段,初步优
研究背景:羧胺三唑(Carboxyamido-triazole,CAI)是一个主要由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研究的非细胞毒类抗肿瘤新药,在美国已进行过若干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其抗肿瘤特性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实验室也证明了其在动物中的抗肿瘤作用,并且我们在开放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发现,CAI与顺铂和长春花碱联合应用(N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发现羧胺三唑具有抗炎作用。本文将就此进行报道并初步
毛细管液相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法(CLC)、毛细管电泳(CE)和毛细管电色谱(CEC)等。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 CEC)正是毛细管液相分离系统的一种典型代表,它集合了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CHPLC)与毛细管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既具有高柱效、高分辨度、高选择性的分离特性,又拥有准确定量和梯度洗脱的优势,在生命科学、药物分析、食品化工以及环境检测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适用于加压毛细
小时候,老家的村庄是没有通电的,更不会有今天“电化”后的各类电灯、电话、电视、电扇、电脑等高度依赖电的现代家用设备。因为童年的记忆,那些短暂的没有电的光景自己还依稀的记得一点,每当回忆这些遥远的点滴记忆,自己总有一种极其平静的感觉。这种记忆对我来说是一种财富,而对于和我同龄的人(特别是城里人)来说有点难以想象甚至夸张。毕竟,对于如今生活在城里的大部分八零后的人们来说,这些记忆已经很少很少并略显珍奇
老公的手平实朴素,  是清清的水、淡淡的云、  暖暖的阳光:  牵我从未松动,  尽管我有短暂的迷惘。  轻轻地走开,  不要让心儿颤抖;  告别晶莹粉红的梦。  拂去像雨像雾又像风的感觉,  细听琴声悠悠。  轻轻地走开,  把所有思绪包裹珍藏;  让爱沐浴阳光、享受春色,  徜徉在花的海洋,  感动涛声依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