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处罚制度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单位在市场经济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单位犯罪也已经是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研究的主流。自从,我国刑法确认单位犯罪以来,理论界对单位犯罪相关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息,尤其是在单位犯罪处罚制度方面,众说纷纭。本篇论文——《单位犯罪处罚制度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两大法系国家单位犯罪处罚模式的立法,司法以及理论发展的情况,借鉴先进之处,对我国相关理论与司法现状进行探索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已显现出不足,难以对单位犯罪起到完全遏制的作用,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处罚的执法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全文包括引言及论文主体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我国单位犯罪处罚制度发展现状,为后文研究单位犯罪处罚的相关问题提供背景材料。本文首先辩证的分析了世界各国关于单位犯罪处罚的相关原则。例如,单罚制(代罚制、转嫁制),两罚制以及混合制处罚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评析了我国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我国单位犯罪处罚原则中两罚制处罚占主导地位,在整个单位犯罪处罚体系中占了90%的部分,并以单罚制为补充。接着是单位犯罪处罚方法,简要介绍了英美法系(美国),大陆法系(德国、法国、日本)单位犯罪的处罚方法,以及剖析了我国单位犯罪处罚方法立法现状:我国混合制的处罚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对单位处罚一律为无限额形式的罚金刑,多参照自然人犯罪处罚方式进行处罚,这种参照在整个无限额中占到了35%,剩下的65%仍采用无限额。对单位成员的处罚主要以自由刑为主,伴随少量的罚金刑、生命刑以及剥夺政治权利。其实这种处罚方式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最后是单位犯罪处罚方法完善。笔者认为,我国单位犯罪刑罚结构主要问题在于整体上处罚程度过轻,内容简单,处罚方式单一,无确定标准。其次,在涉及单位犯罪中自然人部分的处罚,对自然人责任划分不明,导致刑罚处罚依据不一,处罚比例失衡。在此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建议:(1)增设资格刑;(2)完善罚金刑;(3)明确单位犯罪中自然人刑罚责任的划分,使自然人处罚明晰化等等。
其他文献
释明最初规定于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概念。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此研究已有十余个年头,却仍处于不系统、不成熟的状态。我国学界对法官释明的性质、
大学生是文化修养高、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肩负复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培育的重要目标群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
雇佣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雇佣犯罪中受雇人实行过限的认定,是一个理论界和司法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界定“受雇人实行过限”这一概念是研究雇佣犯罪中受雇人实行过限的
学位
学位具有强烈的学术色彩,是对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证明。为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人才,我国建立了学位授予制度,并通过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公立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位
欧中对外投资前景: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此外,中国还是欧盟发展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