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地下生物量及其优势树种的根系分解特性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系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埋袋法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枫桦(Betula costata)两个树种细根(<2mmm)、中根(2-5mmm)和粗根(5-10mm)在不同土层(10cm、20cm和30cm)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动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系的重量保持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通过Olson指数衰减模型拟合计算出年分解系数k。结果表明:(1)在10cm土层处,红松细根、中根、粗根的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4223、0.3112、0.2791;枫桦依次分别为0.2749、0.2142、0.2377。(2)在20cm土层处,红松细根、中根、粗根的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4022、0.2976、0.2393;枫桦依次分别为0.2593、0.2139、0.2329。(3)在30cm土层处,红松细根、中根、粗根的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3644、0.2898、0.2489:枫桦依次分别为0.2707、0.2119、0.1931。由此可以看出,红松各径级根系分解速率均显著(P<0.05)高于枫桦;基本呈现分解速率随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土层深度对根系分解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根系分解过程中,两树种各径级根系均是N浓度增加,而C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在根系分解的不同时期两树种各径级N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释放或富集,没有明显的规律。分解473d,红松细根释放N元素,中根和粗根富集N元素;枫桦细根和中根表现为释放N元素,粗根为富集N元素。采用土钻法对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3个土层(0-10cm、10-20cm、20-30cm)中根系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阔叶红松林根系总生物量为10.27 t/hm2,显著高于枫桦次生林7.19 t/hm2 (P<0.05)。两林型中生物量最高的均为粗根,表明粗根在根系生物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两种林型总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内根系在0-20cm土层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2.4%和78.7%。
其他文献
钙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大量元素之一,通过调节不同Ca~(2+)结合蛋白的活性,发挥维持细胞结构和介导细胞感应内外环境信号的功能。生态学研究发现,酸雨导致全球表层土壤游离Ca~(2+)含量逐年下降,森林植物和淡水生物生存受到威胁。内蒙古草原土壤从东到西,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Ca~(2+)含量也随之降低。羊草是包括内蒙古草原在内的、欧亚草原优势建群种。目前,羊草如何应对生理性缺Ca~(2+)环境,
触杀活性测定表明:附子乙醇提取物、总生物碱以及两种纯品中乌碱和宋果灵对3龄黏虫24h校正死亡率最高为16.7%。不同浓度中乌碱48h触杀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浓度1.25 mg/mL
头骨形态是反映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特征,是揭示种间和种内进化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地理环境头骨的形态特征的变异,以及建立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的关系是研究
中国传统药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其干燥的根和根茎皆可入药,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能够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和活血通经。众所周知丹参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我们把药用活性化合物分为丹参酮和酚酸两大类,丹参酮类化合物主要以二萜结构存在,属于脂溶性成分,目前分离鉴定出的约有30余种:而酚酸类物质主要是水溶性结构,目前这类化合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