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注重高质量的精神交往与文化产品,因此国内诸多城市的各类文化空间应运而生,如北京单向空间等。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媒介。西安知无知艺术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媒介,通过多种传播实践不断向空间中的人们传递着信息。空间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载体,它的形象在传播实践中又不断建构与塑造。 本文立足传播学科,结合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以西安知无知艺术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维度,对知无知的传播实践进行分析。探讨知无知文化空间作为空间媒介的空间形象建构,旨在分析在物质实体空间与精神空 间的空间建构之外,是否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索亚描述的开放与包容的第三空间。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安知无知艺术文化空间。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概念和理论阐释,对文中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通过实地研究、参与观察和随机访谈的研究方法,从场所、人和活动三个方面的传播实践进行分析,探究出知无知物质空间的形象建构。第四章则考察了知无知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传播实践,通过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微信宣传中的视频、文字等的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出知无知通过自我宣传建构的空间想象。第五章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内部的冲突与融合,探讨了知无知作为文化空间是如何抵达第三空间的。由此引出了知无知作为第三空间所具体的空间特征。 最后在“实体”与“想象”空间基础上的空间传播实践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冲突与融合,得出西安知无知艺术文化空间作为空间媒介具有索亚所描述的“第三空间”特点,它在空间实践中包含的斗争与融合是该空间生存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城市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发展的一种源泉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