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吡哆醛激酶基因定点突变及突变体功能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B6(VB6)是一类吡啶化合物的总称,游离型为吡哆醇(pyridoxine,PN)、吡哆醛(pyridoxal,PL)和吡哆胺(pyridoxamine,PM),对应的磷酸酯型为磷酸吡哆醇(pyridoxine-5-phosphate,PNP)、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PLP)和磷酸吡哆胺(pyridoxamine-5-phosphate,PMP),其中PLP是VB6的主要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的各种反应。吡哆醛激酶(pyridoxal kinase,PL 激酶)是VB6 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金属阳离子和ATP 存在下,催化PN、PL和PM分别形成PNP、PLP和PMP。PL 激酶与磷酸吡哆醇氧化酶、磷酸酶一起维持细胞内PLP 浓度稳定,在VB6 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家蚕(Bombyx mori)是蚕丝生产的重要经济昆虫,VB6 对蚕体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以及转氨酶活力的影响较大。家蚕发育过程中,伴随着蛋白质短期内的大量降解和合成。当家蚕丝腺快速合成丝蛋白时,需要供给大量的氨基酸。桑叶蛋白质中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转氨基作用在丝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尤为显著。   PL 激酶是家蚕VB6 转换代谢的关键酶,关系到丝蛋白合成的联动调解机制。   近几年,本实验室对家蚕PL 激酶进行cDNA克隆、原核表达并初步分析了酶学性质。前期研究克隆出家蚕吡哆醛激酶cDNA,经序列比对发现几个重要且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此蛋白中被替换。为明确家蚕PL 激酶分子若干特定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在酶活性功能上的作用进行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法对家蚕PL 激酶Thr47,Asn121,Ile54,Arg88和Trp230 氨基酸残基进行定点突变,构建表达载体pET-22b-PL 激酶并转入Escherichia coli 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酶活力检测进行功能鉴定。家蚕PL 激酶Thr47、Ile54和Arg88 氨基酸残基突变后酶催化活力分别下降82%、58%和85%;Asn121 突变对酶的催化活力几乎没有影响;而Trp230 突变导致酶丧失催化活性。   本研究明确了选定氨基酸侧链基团在家蚕PL 激酶催化功能上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PL 激酶的催化机制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
液体分布器作为水平管降膜蒸发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降膜过程的传热效果。喷嘴式液体分布器由于其具有不易堵塞、维修方便、占有空间小的特点而被广泛使
本文以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相关红外和近红外两种光谱分析技术对食用植物油种类的鉴别、掺假分析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检测参数和光谱预处
连续超临界水热合成(Continuous 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工艺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制备技术在制备微纳米颗粒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与传统的微纳米颗粒制备相比,连
随着流体机械工况条件越来越苛刻,因此对于设备轴端动密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原有的密封产品无法胜任高参数下的流体机械轴端密封。本文针对燃气轮机高参数的工况特点,提出能够适
本文以产气气杆菌为出发菌株,进行物理化学复合诱变和优良产酶菌株的筛选,以蜡质淀粉为唯一碳源分离并诱导产酶。经碘熏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一株酶活力明显提高且产酶稳定的突变株UV2-10-6,产气气杆菌发酵液异淀粉酶酶活力从2.9592U/mL提高到17.5812U/mL,提高了4.9倍。通过单因素实验、部分因子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确定最佳产酶发酵培养基为(g/100mL) :玉米淀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势,被大量应用在装备制造及工程领域,然而钛合金较差的摩擦磨损性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业应用上的扩展,因而研究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钛合金微动转变过渡区的研究可以探究不同状态下磨损机理的差异,为选择减缓磨损的合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充实了对微动转变过渡区及钛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本文以TC4合金微动转变过渡区摩擦磨损特性为研究目的,使用SRV-IV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