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2-苯乙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Rosa rugosa Thunb.)是我国传统名花,品种繁多,花香宜人,不仅是园林绿化的优美材料,更是古老而名贵的香料植物。2-苯乙醇是天然的香料物质,也是玫瑰鲜花及精油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香气成分。本文以精油用玫瑰主栽品种‘唐红’为试材,分离了与玫瑰中2-苯乙醇生物合成相关的RrAADC和RrPAR基因,分析了RrAADC和RrPAR基因在玫瑰花不同发育时期及花器官同部位中的时空表达规律,以及玫瑰花中2-苯乙醇积累与RrAADC和RrPAR基因表达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唐红’玫瑰盛开期花瓣为试材,利用CTAB法提取其总RNA,采用RACE法克隆得到了2个玫瑰2-苯乙醇合成相关基因RrAADC和RrPAR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RrAADC基因全长1719bp,具有起始密码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527bp)、终止密码子、5’非编码区(114bp)、3’非编码区(67bp)和poly(A)尾巴(12bp),共编码509个氨基酸,该基因登录号为KJ027532; RrPAR基因全长1258bp,具有起始密码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966bp)、终止密码子、5’非编码区(54bp)、3’非编码区(266bp)和poly(A)尾巴(12bp),共编码322个氨基酸,该基因登录号为KF700273。在Genbank进行序列对比后发现,RrAADC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大马士革蔷薇(AB305070.1)、月季(AB305071.1)AA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99%、98%,推导出来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马士革蔷薇(BAF64843.1)、月季(BAF64844.1)等植物AADC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7%; RrPAR基因序列与大马士革蔷薇(AB426519.2)、番茄1(NM 001247894.1)、番茄2(NM001247901.1)的PAR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98%、78%、74%。推导出来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马士革蔷薇(BAG13450.2)、番茄1(NP001234823.1)、番茄2(NP001234830.1)等植物PAR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9%、77%、75%。2、以‘唐红’玫瑰为试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RrAADC和RrPAR基因在玫瑰花不同发育时期及花器官不同部位中的时空表达规律,分析了玫瑰花中2-苯乙醇合成积累与目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玫瑰花中2-苯乙醇含量随花朵开放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在衰老期达到最高。RrAADC基因在玫瑰花发育的过程中表达量逐渐降低,到达盛开期及衰老期时,表达量相对很低,几乎无法检测出来;RrPAR基因在花蕾期到半开期期间,表达量逐渐增加,到达半开期时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盛开期迅速降低,在衰老期是表达量又有所增加。盛开期玫瑰花瓣中的2-苯乙醇含量最高,其次是雄蕊和雌蕊,其它部位未检测到。而RrAADC基因在雌蕊中表达量最高,雄蕊次之,花瓣、花柄、花萼和花托中表达量相对较低;RrPR基因在雄蕊中表达量最高,花萼次之,雌蕊和花托中的表达量约有雄蕊中表达量的一半,而在花瓣和花柄中表达量较少。RrAADC口RrPAR是调控玫瑰2-苯乙醇生物合成的重要基因。
其他文献
对5个单性结实能力具有差异的黄瓜品种进行了亚精胺外源处理,研究亚精胺对黄瓜单性结实的调控效应。以典型黄瓜单性结实品系EP-6和典型非单性结实黄瓜品系ZR-2分别进行不授粉
在我国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中,CO2加富正日渐成为人们控制设施环境、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在设施CO2加富过程中,高温现象也时有发生。然而关于CO2加富环境下植物对高温
本试验以中椒6号、辽椒7号、日本朝天椒、寿光羊角黄、天鹰椒、益都红、汴椒十六及茄门甜椒为试材,从栽培条件、果实发育期以及贮藏时间三方面对辣椒果实辣椒素含量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