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像终端内部的动因:生产、需求及其延展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记录”这项工作始于1839年法国。从那以后,几乎万事万物都被摄制下来。这种吸纳一切的眼光,教会我们一种新的视觉规则,它改变并扩展了我们对于什么东西值得一看以及我们有权注意什么的观念。相机成为了拓印世界表现的终端工具。从此制造图像的技能从特定的人群中解放出来,造象成为一种民主的方式。这有关于制造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图像可被便利的制造出来的需求。以及这一新技术作为人获取图像需求的延伸所带来的各方面因素。  在前工业革命时代,身体就是获取世界图像的终端工具,人们通过绘画、雕塑或者建筑创造出对映这个世界评判的视觉经验。随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于图像涉猎需求,摄影的机械复制赋予我们一种感觉——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WWW网络刚刚创立,电子化的终端方式开始渗透进日常生活。电子邮件、超文本等网络数字空间初步形成。影像的生产伴随着数字科技急剧发展而愈加过度化。紧接着21世纪的网络2.0时代,在智能手持终端以及社交网络主宰的时代之下,智能终端下的全民摄影已很难被作为原始的摄影而被单纯化,显然,既往有关摄影(模拟影像或银盐影像等等)的生产机制与推动力的论述就不能不作改变,甚至扬弃,去重新探讨分析当下的影像需求背后的状况。在如此的变动之中,摄影者与观看者的本体位置是否被置换,数字场域的分享机制是否支配或者改变了摄影影像生产机制的根本伦理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一直是影视剧创作的焦点区域,王朝柱则当属焦点区域中的热点人物。本文以王朝柱的影视剧本创作这一典型个案为切入点,分析了王朝柱影视剧作的
无论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运动从不停息,水墨绘画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其运动必然发生。我们通常理解的“运动”是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即物体发生的位移。同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在油画创作中探索自我油画语言的过程、重要性和影响。并对油画语言的概念做了简要的解释和说明。其中还提到了关于艺术家和画匠的区别、风格和内容、创造的
学位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城市景观设计以效仿欧美为时尚,完全忽视了景观与本土文
期刊
展现和揭示人性是电影的追求的目标之一,电影镜头语言则是电影在展现和揭示人性的第一步骤,因此,电影镜头语言应该具备且具备相应的人性诉求。但在众多关于电影镜头语言的专著当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题款”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艺术现象和特点,是“书”与“画”相结合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究其字面含义,即:题写,通常是为画而题字。其中被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