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移动对村庄“一事一议”筹资规模的影响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农村的一系列税费在进行改革之后,我们国家有关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村庄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以国务院提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制度为基础,该制度明确说明了改革前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于土地治理的项目,还有一些村民认为应建设的集体生产生活的公益事业所需要支出的资金则由村庄所在村民集体出资,改革后将不会再向村民收取,而是采用“一事一议”制度来进行筹资。并且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小组会议的背景下,遵照“自主自愿、量力而行、直接受益、公众决策、合理限额”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本文探究了劳动力移动对村庄“一事一议”筹资规模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劳动力移动是否会增加村庄“一事一议”筹资规模。理论分析简单论述了在“一事一议”的制度背景下,劳动力移动带来的农户收入的增加能否促进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在实证研究板块,我们使用的数据是由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在2007年和2009年间关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进行研究证实,探讨了劳动力移动与并且细化讨论了劳动力移动对村庄“一事一议”筹资规模的影响。证明了农村劳动力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村庄“一事一议”筹资规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劳动力移动会使得农户家庭的收入增加,农户手中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收入,就会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参与到村庄建设中,从而促进了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将研究进一步细化后,我们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越愿意参与到村庄“一事一议”筹资活动中;将中国细分为东、中、西部后,我们发现不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如何,劳动力移动都能促进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至于农户对村庄公共物品对投资偏向,由于留在村庄中生活的大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因此农户更愿意投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我们首先使用村庄公共物品当年投资的项目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之后我们选择城镇人均年收入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与我们的假设一致。最后.我们做了一个补充研究,即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证明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收入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我们给针对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给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规划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规划思路,更好的协调农村劳动力移动,同时使得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户的需求。
其他文献
「ずいぶん」「かなり」「相当」「だいぶ」这四者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都是很常见的日语程度副词。由于四者具有相似的含义,均表示高程度,都经常被翻译成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扩大,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存在风险,针对传统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不足,鉴于支持向量机具有全局收敛性和良好的推广能力,本文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信用评估中,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个人信用进行实证评估,并与K最近邻模型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银行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文化产业是将地方环境、区域文化和历史人文底蕴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服务和生产等相关的活动,已成为日韩等国的国民经济支柱,文化创意产品是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衍生载体,是文化
智能用电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出发点,构建先进的智能电网将会对电网的能源使用率、电能质量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良好的智能用电系统,能方便用户通过自助终端查看自己的用电情况,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并及时调整配电参数,排除故障。智能用电控制终端将用户的设备通过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交互网络,传感器通过采集用电设备的电量、电压、功率等用电信息,再将信息传输到控制器,系统通过监控分析
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传统制造业正深刻重塑并向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制造企业相继运用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聚氨酯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特性而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损伤,为此人们开始对自修复聚氨酯材料进行研究,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满足特
低压电力线载波(Low 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LVPLC)通信是指利用低压配电线路(380/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低压电力线在日常生
男生和女生在本质上有着差别,在现如今的社会,舞蹈是有着有技术含量又在迅速发展的项目,但是在目前的培养方面,学前男性舞蹈培养面临着人员的缺乏,男生在舞蹈发面的困境是整个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