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类工效学和学校卫生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量评价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就中小学教室课桌椅及光环境现状、课桌椅及光环境对学生视力和身体形态发育的影响,对厦门市16所中学、10所小学42间教室、2037名学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1、厦门市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室课桌椅功能尺寸与国家新、旧标准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学生身高分配符合率低,课桌椅均无标明型号和使用者身高范围及标牌颜色。2、生产厂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作课桌椅和有关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是造成学校课桌椅生产与配置盲目性和随意性的主要原因,学校对课桌椅配发“人性化”意识不足。3、不适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对学生的视力将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学生近视眼。使用时间越长,近视眼发生率越高。4、现有中小学教室课桌椅矮、小、旧、脏、硬、活动空间狭窄,舒适程度差,容易造成学生经常变换姿势、腰酸背痛、眼睛疲劳等。5、由于高中生与初中生、男生与女生生长发育的差异性,坐同样的课桌椅,舒适度的感觉女生好于男生,初中学生好于高中学生,且在高中阶段尤其明显。6、个性化、人性化、多功能化、实用化、舒适化、美观化是学生理想中的课桌椅。7、中小学教室的桌面采光照明度合格率较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以及国际照明组织推荐的照度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室桌面采光照明度标准偏低。8、学生的视力低下率高,除先天的遗传因素外,与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和书写、课业负担过重、姿势不正确、课桌椅不符合卫生标准等有关。9、眼保健操目前在不少学校已形同虚设,学生不愿做、学校监督不力、部分任课老师拖堂占用眼保健操时间是影响眼保健操质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