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nP穿越FW/NAT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型企业和家庭网络成了通信领域的新热点,这一类网络规模虽“小”却“大有可为”。多媒体通信现在成为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工作,但是在防火墙下的多媒体通信存在不能进入内部网络的问题。如何实现小型企业和家庭网络中多媒体通讯穿越防火墙/NAT设备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由微软提出的UPnP(通用即插即用)协议正是为实现小型企业和家庭网络中智能设备间的互联互控而提供的一种简捷高效、易于使用、灵活且基于标准的方式。UPnP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开放标准,它独立于底层网络架构,提供了极大的组网灵活性,并且可以无缝融入现有网络。为解决多媒体通讯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结合UPnP提供的设备发现和控制机制,以及端口映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UPnP协议工作原理,在Linux上实现了该协议。其中利用UPnP为开放源代码的优点,做了针对目标平台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提出了针对小型企业和家庭网络应用场景的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穿越FW/NAT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了UPnP架构提供的设备发现和控制机制,以及端口映射机制,实现简便,普适性强且无需用户干预。最后设计实现了一个网关设备程序UPnP IGD,完成了目标平台对UPnP协议的支持,实现了本文提出的FW/NAT穿越解决方案。UPnP IGD被设计作为系统中一个独立模块存在,这保证了和系统原有模块的低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降低了开发难度;另外,为了保证程序的处理效率,UPnP IGD的设计实现中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和回调机制。最后根据开发中的经验,总结出了UPnP设备的编写框架,这对于实现其他类型的UPnP设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多核众核体系结构的普及,多线程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多线程程序的非确定性特征,导致程序的测试、调试复杂化,即多线程编写过程产生大量并发性错误,如死锁、数据竞争。现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Hopen,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因此本文提出Hopen-RT和Linux双内核架构,既能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往往会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有关新位置的信息成为了人们的当务之急。但是,每次询问他人不免麻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每年产生的信息量飞速的增长,传统的机械硬盘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存储的需求。基于闪存的固态存储器具有读写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
随着移动计算的发展以及信息访问需求的日益增长,企业应用正向移动和无线连接领域逐渐发展。企业需要更强大的移动和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来扩展他们的商务应用,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
当今的信息系统大多都是精确流程模型驱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还有ERP,CRM,和B2B,都是基于任务的工作流模型配置的。实现一个工作流设计是一个耗时间的复杂过程,而且经常在实际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百兆入户将成为可能,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的提高为交互式电视机顶盒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网络条件,而且将逐渐成为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的C/
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中心资源由租户共享使用。当租户将其应用或任务部署在基础设施上时,云计算环境需要为租户提供有效的性能隔离。而在当前的数据中心中,网络带宽通过best-eff
工业制糖结晶过程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观察罐内晶粒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操作。目前多数糖厂都是抽样探棒取出糖膏样品在灯下观察或手捻凭感觉来判断,不能直接观察到罐内晶粒变化
综合评价作为一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科技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