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不需要人工场源,以随时间变化的天然电磁场为场源,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勘探深度,不受高阻层的屏蔽影响,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深部构造的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地热田的勘探,以及地震的预报和研究工作。反演是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反演方法往往出现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和不灵敏层等弱点,首次提出了用混沌遗传算法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反演,通过对混沌遗传算法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法,并在Matlab6.5的软件环境下,定制了混沌遗传算法函数模块。 遗传算法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化搜索算法,由J.H.Holland教授于1975年提出。它简单、通用,鲁棒性强,适于并行处理,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中,遗传算法已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遗传算法具有不用求导数,不必对问题局部线性化,对初始模型要求较低等优点。但是遗传算法在解决未知参数多且参数区间范围大的优化问题时,几乎无能为力。混沌遗传算法是混沌优化和遗传算法的智能集成,兼有二者的优点。本文在遗传算法和混沌优化的集成方法上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并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反演效果,初步得到以下结果: (1) 遗传算法和混沌遗传算法都具有全局寻优能力,但混沌遗传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更强。 (2) 遗传算法和混沌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比经典的线性优化方法慢很多,但改进后其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且混沌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比同等条件下的遗传算法速度快得多。 (3) 混沌遗传算法和经典反演方法的联合反演,或它们之间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反演速度和精度。
其他文献
旬邑探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边缘,由于勘探目的层延长组长6油藏含油性变化大,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薄弱,影响到未来该区的勘探布署。本文通过盆地区域地质的分析,结合钻井岩心观
目前,我国已建各类水库84000余座,大坝坝型以土石坝为主,约占90%以上。这些水库绝大多数为五十~七十年代建造(约80000座),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
斜沟岔油区是瓦窑堡油田近几年才开发的新区块。目前仍然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对油藏的分布认识不清,对区内沉积、构造、储层特征以及油藏特征没有明确的认识。随着勘探开发
电力工业的长期以来粗放的利用方式造成了煤矿资源的过量消耗,还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物粉煤灰占用土地资源、引起大气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我们这个水资源缺乏,
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计算出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参数,称为测井类属性,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描述油藏属性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工区内钻孔往往稀少,因此,在空间上很难
油藏评价是在预探阶段所提交的控制储量基础之上,通过评价工作量的实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油藏进行描述,从而对影响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以及经济价值做出评估。对于经
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是衡量乘驾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已逐渐被用户和各大汽车厂商重视。如今,寻找一个便捷低耗的减振降噪方案是各厂商工作的重点。近年
本文介绍了新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巷道用自移式辅助支护设备,本设备与掘进机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对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支护,以保证掘进机的连续作业,提高掘进工作的劳动
张岱年先生早期受其兄张申府影响,试图将“罗素、列宁、孔子,三流合一”,具体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唯物论与逻辑分析方法及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三者结合起来”.张先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