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前后的研究,总结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的疗效、特色和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 60 例缺血性脑中风后病程处于恢复期辨证为风痰瘀阻型或气虚血瘀型假性球麻痹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按 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针刺加穴位注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各 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中的处理原则治疗。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14次为一个疗程,穴位注射隔日1次, 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每日针刺1次,14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一进行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积分比较。
结果: 1 每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P<0.01,对照组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 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都有显著疗效。
2 针刺加穴位注射比单纯针刺更能有效地改善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