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阶段以来,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发展绿色产业成为普遍共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目标。随着“绿色浪潮”的席卷,目前,中国绿色产业年增加值大约在10万亿元,经测算2019年到2023年5年,带动金融需求年均超2万亿元。因此研究绿色产业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并利用好相关资金,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传统经典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回顾,之后归纳梳理了现代国内外融资方式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对不同融资方式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影响机制作了分析,针对绿色产业特点,定性描述了融资方式和绿色产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采取实证分析,选取259家符合绿色产业特征的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财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并作相关检验。从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角度,定量考察融资方式和绿色产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绿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基本起正面作用,但是由于内部融资供给不足等原因,内部融资率达到一定比例后可能出现抑制作用。而通过股权融资则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融资利用率低,控制权受到影响等。通过债务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会先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一定比例后起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和治理作用促进了经营绩效的提高,但债务水平过高时,会增加财务风险,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传统经典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回顾,之后归纳梳理了现代国内外融资方式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对不同融资方式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影响机制作了分析,针对绿色产业特点,定性描述了融资方式和绿色产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采取实证分析,选取259家符合绿色产业特征的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财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并作相关检验。从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角度,定量考察融资方式和绿色产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绿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基本起正面作用,但是由于内部融资供给不足等原因,内部融资率达到一定比例后可能出现抑制作用。而通过股权融资则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融资利用率低,控制权受到影响等。通过债务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会先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一定比例后起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和治理作用促进了经营绩效的提高,但债务水平过高时,会增加财务风险,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