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关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重大课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决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抓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新世纪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关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重大课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决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抓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新世纪的蓬勃发展,再到新时代的深化提升。我国历经70年的探索、实践、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愈发成熟,实效愈发凸显,特别是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已日益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运行机制。本文研究以“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在归纳整理国内外有关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论述。立足于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广州市星河湾社区、珠村南社区和港前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实践特色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出创建的有效经验。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尽管我国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民族分布和交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存在机制不完善、实效不明显、方式不够新颖丰富以及居民参与意识不高等问题。据此,结合我国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笔者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队伍,民族事务治理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研究彝文教育,在呈现彝文教育历史变迁的基础上重点对传统彝文教育适应标准化教学之过程进行民族志描述,揭示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张力所在,并进一步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进行再思考。传统彝文教育主要依托于毕摩文化传承,是毕摩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呈现出整体性、实践性、生活化等特点。但是,传统毕摩文化传承的局限性削弱了彝文教育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令传统彝文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举步维艰。彝文学
随着2016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高中美术课标组紧随着制定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这五个方面内容之间是互相交集的,旨在培养学生用美术和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美术及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美术课标乃至小学美术课标势必跟随这种改革的趋势做出大的调整。本研究以廉江市第一中学自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独特韵味和价值的古诗词对于培养初中生各方面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古诗词所蕴含的核心素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充分发挥古诗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应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提高办学质量。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启蒙,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构建基于PBL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对中等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而语文教材则是教师完成任务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语文教材注重阅读系统的编写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习作系统的研究,以至于许多语文教材并没有相对独立的习作系统。不过,令人高兴的是,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统编版”语文教材)相继问世,截至目前,整个初中阶段的六本教材已经全部出版。该套教材非常重视写作教学的研发,其习作系统被明确独立编写。
动机是维持二语/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但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并非易事。D?rnyei指出由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和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三个层面(下文分别简称为IL2S,OL2S,L2LE)组成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下文简称为L2MSS)可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材料从以前的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形式转变,即由以往单一的文字模态转向如图片、漫画、图表、视频语音、多媒体等其他模态。根据课程改课和英语学习的需求,过去只针对教材的语篇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多模态语篇分析将会是大势所趋。结合衔接理论和符际互补理论进行多模态语篇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是本文所要探索的问题之一。多模态语篇分析是在社会符号理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互联网成为了公共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人们拓展认识的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下,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衍生了许多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其中,翻转课堂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自翻转课堂教学法被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院校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因此,为了深入了解初中学生对其所接受的英语翻转课堂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入口呈现出多元化、即时性、场景化的特点,人们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场景之中,正如罗伯特·斯考伯所说,“我们已经进入场景时代。”在场景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在发生本质变化。就阅读而言,大众阅读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场景化的特点。阅读不再只是读书,而是把书的内容嵌入到日常的生活场景之中以获得新的阅读体验,适恰的场景构建已是大众阅读的重要入口。在泛娱乐化
举例论证法作为一种论证方法,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论点,使事实论据与论点相统一。举例论证法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经常用到,学生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普遍存在论证乏力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学生论证思维能力的缺失。因此论文以增强学生的论证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分别以举例论证的例前引导语、叙例、例后分析这三个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作用,教会学生把事实论据与论点更好地统一起来,以达到论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