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让学生去适应教师的教法,让教师去适应这么多学生的学法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教师开展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它的实际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对与学生有关的各个因素做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并尽量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类型,有利于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自从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在1954年第一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研究者们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种相关理论问世。学习风格被称为现代教学的基础,己成为国内外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者,我国学者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较晚些,研究对象多是大学生,对中学生进行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将采用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测量表针对本校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分为六章。笔者先对学习风格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较复杂,国外学者们对学习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也存在一些差异,因而提出了各自的理论。笔者从学习的感知方式、认知方式及情感和性格因素这三方面介绍了学习风格的划分,并对其定义和特征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随后,笔者调查了所任教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在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接着,作者介绍了本论文实验的目的、对象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做了分析和对比,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